导致高平陵事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门阀势力过于强大
高平陵事变中,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在高平陵扫墓时,发动政变控制京都,自此曹魏权力结构被彻底改变。这场夺权事件看似是曹爽与司马懿的争斗,其实是曹氏宗族的门阀势力和司马氏族的门阀势力之间的角逐。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高平陵事变的发展和原因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三兄弟和其大量亲信带着少帝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之墓,司马懿趁机在洛阳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他不仅先一步进入入永宁宫向郭太后上奏,获取了名正言顺的行动权,更是果断地在洛阳城的几个军事要点发起了军事行动。
在如此严谨缜密的安排和行动之下,高平陵事变成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典型政变之一。此后,司马懿开始掌握曹魏政权,曹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可以说,司马懿等这样一个机会不知道等了多少年。曹操在时,司马懿一直不得重用,他也深切地明白曹操的文治武功,自己难有机会,所以便将目光放在了曹操的后人身上。
之后,司马懿成功地帮助曹丕上位,可曹丕虽然重用其才,却也无时无刻不在防着司马懿。司马懿也根本找不到机会,只能继续猥琐发育,暗地里积蓄自己的势力。
而在之后的魏明帝曹叡,通过他的庙号已经可以看出一二。曹叡虽然没有什么大作为,但也算得上英明,他重用曹氏宗族大臣曹休、曹真,不仅成功地制衡了蜀国和吴国这两大外敌,更是有效地限制了司马懿的野心和发展。直到曹叡去世之后,司马懿才终于找到了机会。
曹叡去世时,传位于幼子曹芳,并以两大托孤大臣相辅,一位就是司马懿,一位则是曹真之子曹爽。可曹叡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虎父也有犬子。他任命曹爽的目的,就是想让曹爽像他父亲一样制衡司马懿;而任命司马,一个是看重其才,二个就是为了安群臣之心。可曹叡没有想到,德不配位的曹爽,反而是成功地给了司马懿机会。
在一开始的时候,曹爽做得还是不错的,虽然一直盯着司马懿,却也给足了司马懿面子,凡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可到了之后,曹爽的手底下有一位谋士叫丁谧,他给曹爽出了一条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其亲信蒋济为太尉。看似封赏,其实是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也免去了蒋济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
而后曹爽就愈发地独断专行,逐渐地将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越来越不放在心上。最后司马懿也为了让曹爽对自己放心,干脆将计就计,直接称病在家,什么都不管了,做个闲人。
可随着曹爽愈加跋扈专行,朝廷上的群臣都对曹爽越来越不爽了,加之曹爽几次对外用兵,不仅寸功未立,更加大败亏输之后,大家都彻底忍不了了。于是,一群大臣都迫切地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主持大局,压制曹爽。这个人是谁呢?自然就非司马懿莫属了,于是才有了高平陵之变。
二、门阀势力的内部角斗,是一场内部衰亡的前奏序曲
而高平陵之变,曹爽和司马懿的争斗,其实就是曹氏宗族的门阀势力和司马氏族的门阀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终极角斗。
曹爽以曹氏宗族的实力为主,成功地掌握了朝廷大权。但是他的专权却对其他的门阀势力造成了极大的利益损害。大家为了争取自己家族的利益,从而联合了起来,和曹爽进行了一场内部的战争。
这场内部的战争一方是曹氏宗族,另一方就是以司马懿所领导的河内司马氏为主。司马氏从汉朝以来,一直都是著名的士族,是河内地区数一数二的巨大家族。就连曹操最早在汉室朝廷任职的时候,就有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的举荐之功,当时司马防曾经举荐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正所谓,士族勾结,互相举荐,之后曹操也曾经举荐司马防的长子,也就是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出仕。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一层关系,曹操虽一直想杀司马懿,却没能下手。
而当时司马家的势力依然极大,不仅司马懿任太傅,其亲信蒋济为太尉。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地位和名分在哪里摆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当时也身居要职,司马师为中护军。
而前文已经说了,曹爽在专权的过程中已经让很多人不爽了,这其中就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她就是郭太后。这位郭太后出生于西平郡西都,其家族本就是河西的大族。在黄初年间,西平郡发生叛乱,魏文帝曹丕派全城太守将叛乱平定,郭氏因此被没收入洛阳宫。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十七日,魏明帝曹叡继位,对郭氏颇为宠爱,封其为夫人。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初一,魏明帝病重,立养子齐王曹芳为太子。曹芳继位后,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所居宫殿称为永宁宫。
郭氏家族的势力有多大呢?早在曹叡继位之时,就已经任命了郭太后的伯父郭芝为虎贲中郎将,叔父郭立为骑都尉。在曹芳继位之后,更是追谥皇太后郭氏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以郭太后叔父郭立之子郭建承袭其爵位;封郭太后的母亲杜氏为郃阳君。郭太后的伯父郭芝调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叔父郭立为宣德将军,皆封列侯。
不仅于此,郭建之兄郭德,被敕命为文昭甄皇后已死的从孙甄黄之子,直接承袭了明帝亡女平原懿公主的爵位,封为平原侯。而郭德与郭建兄弟二人同为镇护将军,都封为侯,共同负责京师警卫。郭氏家族当时几乎掌握着整个洛阳的军事力量,其实力和地位几乎能够于曹魏并驾齐驱。
可是曹爽在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时任大将军的曹爽为了专权,采纳了何晏、邓飏、丁谧之计,将郭太后给软禁在了永宁宫。如此一来等于彻底得罪了郭氏家族。所以在司马懿进宫上奏,称曹爽兄弟败乱国典、擅权营私,请求意旨罢废曹爽之时,立刻就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
也正是之郭太后和郭氏家族的全力支持下,司马懿才名正言顺地成功关闭了洛阳的各个城门,并率兵占据了军事要地武库,以及洛水浮桥,彻底断绝了曹爽回马反攻的机会
可见,这一切的后果都是门阀的实力过大,才导致在曹氏宗族不注意的时候,他们才有机可乘。如果不是郭氏家族掌握着庞大的权力,曹爽彻底得罪了郭家,司马家的地位名分如此之高,高平陵之变断然不可能成功扳倒曹爽,控制曹魏的政权。
而曹爽之所以敢于专权,也是仗着曹氏旁系的力量过大,所以才能够直接控制皇帝。
三、专权和夺权爆发的根源:门阀势力过于强大
曹爽的专权和司马懿的夺权,都是来自于门阀势力的过于强大,导致能够成功的对皇权进行架空。如果门阀势力的力量不够,根本就不可能威胁曹魏的统治。
在当时的年代,各个势力之间的划分,不单单是以国与国为边界的,细致地划分势力,而是家于家之间。每一个士族都是一个独立的势力团体,而关系亲近的士族之间,自然会形成谋士另类的“外交”联合,或是师生,或者姻亲,或是亲友,从而结成庞大的门阀势力。
其实早在东汉后期开始,门阀世家的问题就已经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托不知皇权,而依附于当地的门阀世家,以此方式来逃避朝廷赋役,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地方豪强势力。
所以门阀势力的崛起成了不可阻挡挡之势,几乎每个地方的士族都成了当地的土皇帝,他们不仅是当地土地的所有者,更加拥有动员和武装这些土地上的农民的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部曲兵,既“私兵”。正是这一情况才导致东汉末年出现了群雄并起,全国分裂,诸侯割据。门阀家族的实力过于强大,皇权难以对其形成有效遏制。
曹爽之所以成功地架空皇帝曹芳,除了仗着曹芳年幼难以站稳脚跟之外,就是因为曹氏宗族的势力之强。他以自己的二弟曹羲为中领军,又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把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
此外,曹爽还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所以曹爽兄弟等于是完全掌握了京师禁军。不仅于此,他还使自己的表弟夏侯玄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同时招收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等一批人为心腹,建立了巨大的权力关系网。
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夺权成功,也是因为成功的利用了郭氏家族的巨大能量和司马氏的多年积淀。当时的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与皇权之间的斗争,一直是非常明显的。大体的结果就是,皇权的绝对核心地位被门阀势力逐渐地弱化,而门阀世家的共治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难压制的趋势。
其实如此这般门阀势力过大,架空皇位的情况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屡见不鲜了。先是荆州刘表死后,本来他的长子刘琦已经成年,足以接管整个荆州。但是以蔡帽为首的蔡家为代表,荆州的本土地方势力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扶持了更加容易控制的幼子刘琮继位,大力地打压刘琦。
益州牧刘焉临死时,原本应该是他的儿子刘瑁继位的。可是这个刘瑁是出了名的强硬,益州群臣都认为他不利于控制,从而扶持了刘璋这个性格懦弱,易于控制的新“主公”上位,究其原因,还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利益。
曹爽和司马懿,制于曹魏政权以及曹芳,同样是如此。因为门阀势力过大,国君年幼易控制,所以才导致大权旁落,君王的统治地位不保。
四、门阀势力的强大,来自于人际关系网的垄断
为什么曹魏时期,或者说自东汉末年开始,门阀势力的实力如此强大?其实这并非曹魏之过,病因源自于东汉。
东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实行察举制,郡县察孝子考廉吏,可以任命为官员,州郡则负责向朝廷举荐人才,供朝廷征辟任命。但是由于大量门阀世家的出现,察举制早就变质了。能够向朝廷举荐人才的都是原有士族,而士族们只会举荐自己亲近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家里的人,根本没有哪个会愿意举荐普通的寒门士人。
所以被举荐方和举荐方之间,其实都是有着利益纽带的,他们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派,从而对官员的选拔形成了一直垄断式的经营,没有关系的人,休想挤进来。而挤进来的人,更在意的是和举荐自己的人之间的关系,而非朝廷和皇帝。
这是一种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只有进入这个关系网,才有入朝为官的可能,所以举制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包括官位的继承,一般也都是举荐自己亲密的人去继承,甚至干脆就是儿子。这就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杨修家族四世太尉、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如果东汉不乱,袁家的继承人必然也是下一任四世三公,杨彪死后,下一任大汉太尉还会是杨修。
其次,早在袁绍袁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氏家族除了已经担任太傅的袁隗之外,袁绍的哥哥袁基也已经是九卿中的太仆了,距离三公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正是因为世家大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才导致了门阀势力的越加强大,而皇权却越来越微弱。若非如此,东汉末年也不会出现军阀割据,天子名存实亡的情况。因为门阀大族虽然表面上依然敬奉天子,其实心里并没有看着天子的地位,他们在意的是自己和家族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