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之首在哪里?
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之首在哪里?这说的就是王屋山,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条山的分支山脉,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王屋山的主峰之顶有一石坛,传说是黄帝祭天的地方,所以又名为天坛。
王屋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道教全真派圣地,那其自然和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可惜的是,王屋山到底是何时传入道教的,已经难以考证了。
不过王屋山道教兴盛时期却是唐朝,那时王屋山已经建不少宫观,比如有上方院、奉仙观、灵都观等等。宋朝时期,王屋山道教持续发展。
王屋山具有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静等自然特点,所以从古至今,王屋山不单单是道家修身养性、求仙了道之地,也是文人墨客偏爱踏足之地。比如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就曾来此。
李白还曾写了一首《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这首诗是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两位大诗人一同过黄河去王屋山。他们本来想的是寻访道士华盖君,却没找到。
不过虽然没找到想找的人,但却遇到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孟大融。李白一时兴起就写了这首诗: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提到王屋山,自然会想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王屋山也因这个故事而家喻户晓。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列子写的一篇文章。通过讲述愚公不怕艰难、持之以恒的挖山,而感动和震动天帝,天帝从而命人把山挪走。体现了古时候劳动人民的毅力、耐力以及信心。
太行山和王屋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之南,黄河北岸之北。北山下有一个叫愚公的。由于进出之路被大山阻拦,从而决定带领家人挖山打开一条通道。愚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有一个智叟见愚公挖山就嘲笑他,说愚公年龄都这么大了,又怎么能把山移走呢!
愚公就说了“我死了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这山却不会增加,还怕挖不平它吗?”
愚公说的话被山神听到了,他还真怕愚公这样无休无止的挖下去,于是上天庭向天帝汇报。天帝被愚公所感动、震动,从而让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个放在了朔方的东部,一个放在了雍州的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