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人们在古时候就没有空调,那他们是靠什么解暑?
感觉现在夏天是一年比一年热,如果没有空调还真不知道如何度过这炎炎夏日。不过在古时候,当时的人们就没有空调,那他们是靠什么解暑呢?其实并没有特殊的办法,主要就是靠扇子、水果还有洗澡,和古人相比现代人就要幸福多了。而且要是遇上热灾,会给百姓造成非常严重的灾难,这在古籍中都有对应的记载。其实气温的变化和全球变暖有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得到重视。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如何解暑
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时候人民消暑的办法是有很多的。
首先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下河洗澡。这种方法在普通炎热的天气中非常流行。但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连河水都被晒得滚烫时就不太奏效了。
第二种消暑的办法,是搭凉棚并使用扇子扇热。这种办法是中国民间最为流行,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在避开太阳直射后,人们的耐热能力会相应地增强。此时再使用蒲扇等工具扇风,可以极大降低炎热感。有条件的家庭甚至还会吃上两口西瓜,从而达到一个最佳的避暑效果。
至于第三种办法,则是通过冰来消暑。只不过这种办法相对奢侈,一般来说是皇家专用。乾隆皇帝曾做过一首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在紫禁城皇宫一共有十多个冰窖。皇室成员们往往可以随心所欲地取用大量的冰块,制造一些冰镇饮料来达到避暑的效果。一些实在怕热的嫔妃,甚至还会恳求皇帝为她打造“冰床”。
当然了,上述的消暑方式,都是在正常的夏天使用。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古时候的百姓往往就会无可奈何。
比如乾隆八年(1743年),就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天”。当时中国南北各地的温度在很长时间里都为此在40度。民间的老百姓死伤无数,受灾相当严重。
热灾的严重性
《续天津县志》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高邑县志》载:“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这两部县志中,除了记录很多人因为炎热死亡之外,还记录了一个非常重要情况,那就是炎热的气候导致了金属熔化。我们现代常常以“打个鸡蛋到地上,过两分钟就熟了”来形容天气的炎热,而金属熔化显然是代表了更加极端的炎热。
当然了,关于金属熔化的记载,其实是有一定夸张成分的。一般来说,用作建筑材料的铅、锡等金属,其熔点通常是200度以上。想要让这些金属都出现融化,恐怕当时的地球上已经没有活人了。
而除了这两部县志之外,其他地区的县志则显得比较真实。
《续东华录》记载:“六月丙辰京师威暑。”在各地历年的县志中,从来没有使用过“威暑”这样一个词。这就说明了当时的炎热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恐怖的境地,只有用“威暑”才能够表现出来。
《浮山县志》记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这段话是说,在那一年的夏天,有行人走在道路上,常常会出现被太阳烤晕,热死在路上的情况。而北京的情况则比山西还要严重一些。
而根据现代的《北京志·气象志》记载,1743年7月下旬有连续6天最高温度都超过了40度。在7月25日当天,温度甚至还高达44.4度。
这里之所以使用的是摄氏温度,并且还能记载到小数点后一位,其实是一个法国传教士记载后,经过现代换算的结果。
根据这位传教士的记载,在那年5月到8月这段期间,光是在京畿地区,就有11400人因为炎热而死亡。
如果单从死亡人数上来看,乾隆八年的确称得上是中国历史最炎热的夏天。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像这样因炎热而造成死亡人数众多的记载。
而之所以会出现的情况,其实是遇上了“极端天气现象”。
所谓“极端天气现象”,其实是一种概率非常小的气候现象,往往是50年到100年才有可能遇上一回。明朝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段“小冰河时期”,当时连南方地区都长期大雪纷飞,粮食产量受到了极大影响,这就是一次典型的极端天气现象。而乾隆八年的夏天,也同样是这种情况。
如果人类再不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恐怕极端天气现象发生的概率,还会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