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书法家颜真卿,历史上的他也是一身傲骨

  说起颜真卿,最为后人熟知的应该是他流传千古、享誉盛名的书法,无论是端庄遒劲的《颜勤礼碑》还是筋力丰厚的《颜氏家庙碑》,亦或是匀稳而秀媚的《多宝塔感应碑》,都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这些作品也极受后人推崇模仿,后人将他与柳公权的书法合称为“颜筋柳骨”。宋朝米芾评价其“卬然有不可犯之色”。实际上,这句评价除了与颜真卿优秀的书法本身有关外,更是他宁折不弯、铮铮铁骨的本性使然。

  一、平原抗敌

  颜真卿是琅琊郡人,祖上就是那位写出《颜氏家训》的颜之推,从颜之推到颜真卿,颜氏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image.png

  颜真卿以科举入仕,担任地方官时判决冤假错案,造福百姓,特别是在五原郡处理了一系列冤狱之后,五原郡久旱逢甘霖,突降大雨,时人呼之为“御史雨”(颜真卿时任监察御史),被传颂一时。

  之后颜真卿又担任侍御史、武部员外郎等职,直到被杨国忠排挤出朝,任平原太守。

  平原郡在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治下,而此时的安禄山反迹已露,杨国忠将颜真卿安排在平原郡可以说是其心可诛了。可正是在安禄山的魔爪之下,颜真卿不仅展示出了自己过人的政治才华,而且他不畏强权,以一介书生之力成为大唐最前线的中流砥柱。

  颜真卿一上任就以雨水损坏城墙为借口,修城墙、募丁壮、储粮草,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同时颜真卿还充分利用自己书生的身份,整天和一群文人泛舟吟诗,以麻痹安禄山,这招很管用,安禄山“以(颜真卿)为书生不足虞也”。

  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反,河北诸郡县大多望风而降,唐玄宗只能叹息“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忠臣肯定有,颜真卿就是个大忠臣。

  12月,洛阳陷落,东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以及采访判官蒋清被杀,安禄山派遣段子光带着三人首级威逼颜真卿投降,颜真卿不为所动,而是将段子光直接斩杀,然后为三个首级编织躯体,痛哭祭拜,以凝聚人心。

  再加上此时颜真卿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打败安禄山军,河北诸郡士气大振,十七郡同日归顺朝廷,以颜真卿为首,聚兵二十万,在安禄山的大后方形成一股强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756年年初颜杲卿兵败被杀,死前仍然大骂安禄山,毫无惧色,后人遂以“常山舌”来形容宁死不屈的义士。

  公元756年,平原郡与清河郡联合抗贼,同时清河使臣李萼为颜真卿分析形势,谋划河北攻略,制定了南取魏郡、北取邺城、西取洛阳,稳定局势后再坚守要害、坚壁清野的战略方针。

  李萼不过二十来岁,极具战略眼光,要不是后来潼关失守的话,这个战略是绝对可行的。

  依照李萼的战略,颜真卿与安禄山部将袁知泰大战于魏郡。结果是袁知泰大败,颜真卿军“斩首万馀级,捕虏千馀人”,拿下魏郡。

  此后,颜真卿得到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的援兵,进一步收复失地。再加上郭子仪、李光弼大军打得史思明找不着北,一时之间燕赵大地几乎都回到了大唐手里。

  但是在公元756年6月,战局突变,潼关失守、玄宗西逃,郭、李大军不得不回师朔方,史思明趁机夺回河北诸郡县,一时间“人心危荡,不可复振”。10月,颜真卿不得不放弃平原郡,潜身逃到凤翔。

  至此,孤军奋斗了整整一年的平原郡宣告失守。

  在这一年期间,颜真卿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叛军死耗,始终是安禄山身后的一柄利剑。若潼关不失,颜真卿完全可以配合郭、李大军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或许可以提前好几年就结束。

  二、不屈遇难

  在肃宗、代宗朝,颜真卿先后担任过御使大夫、尚书左丞、刑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职,晋封为鲁郡公,因此颜真卿被后人称为颜鲁公。

  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次年,李希烈攻克汝州。宰相卢杞趁机将颜真卿排挤出朝,让他去李希烈军中宣读谕旨,也就是去劝降李希烈。

  这招和当年杨国忠安排颜真卿当平原太守一样,卢杞摆明了是要颜真卿死,当时的宰相李勉、河南尹郑叔则等人都劝颜真卿不要去,颜真卿回答“君命也,将焉避之”。

  此时的颜真卿已经年过七旬,在去之前专门给儿子写信交代了后事。

image.png

  颜真卿此行固然危险,但是对于李希烈来说,颜真卿并不是说杀就能杀的。就像卢杞说的那样,颜真卿是“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要是能把颜真卿争取过来,李希烈的反叛之路自然就会顺畅很多。

  而李希烈正是这样干的,他把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用在了颜真卿身上。

  来到许州后,李希烈首先给颜真卿来了个下马威。李希烈派了拿大刀、叫骂不休,用大阵仗吓唬颜真卿,结果颜真卿“足不移,色不变”,没当回事。李希烈没办法,只好以礼待之。

  不久,已经和朝廷分庭抗礼的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同时向李希烈劝进。李希烈故意问颜真卿:四王同时劝进,这是大势所趋啊。颜真卿怒斥“此乃四凶,何谓四王”。

  四王使臣又直言颜真卿可做李希烈的宰相,颜真卿怒斥“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曹诱胁乎”。软的不行来硬的,李希烈命人挖了个大坑,扬言要坑杀颜真卿,颜真卿很淡定,“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你还不如直接给我把剑呢。

  李希烈没办法,只好给颜真卿赔礼道歉。

  3月,李希烈军大败官军。李希烈将俘虏和官军统帅的符节给颜真卿看,颜真卿倒地痛哭,几乎昏死过去,“自是不复与人言”。

  784年正月,李希烈僭号称帝,又派人去威胁颜真卿:要么你屈服,要么我把你烧死。颜真卿视死如归,准备跳进火堆,后被人阻拦。8月,李希烈终于对颜真卿失去耐心,下令将其缢杀。

  一代名臣就此死于叛军之手。

  颜真卿是大唐脊梁,他在外守节不屈于叛臣,在内坚持礼法整顿朝纲。也因此,他得罪了诸如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这样的权臣,从而导致自己悲剧的结局。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颜真卿优秀的个人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让他成为古之圣贤。相比于他的书法,这一点或许更应被后人铭记和学习。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