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不是土木堡之变而是夺门之变

  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夺门之变。

  大明朝由盛转折的转折点:有的人的说法是土木堡之变,有的人的说法是夺门之变,有的人的说法是万历三大征。但是个人认为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夺门之变

  我们先说一下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都被俘虏了,号称50万的大明精锐全军覆没。被瓦剌大军打到了家门口。要不是于谦因为寿命坚决抵抗,弄不好大明就亡国了。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土木堡这边确实是大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号称50万的大明军,实际数量只有20多万。而且都是京城附近的士兵。真正的边军精锐并没有全部参与到这场战斗中。而京都内的指挥机构,官僚机构都是编制完整的。明朝虽然受到了一定损失,但并没有伤筋动骨。

image.png

  所以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那是有点片面的。

  我们再说一下夺门之变。

  用一句话来概括:夺门之变的本质就是明英宗的复辟。那一个皇帝的腹壁是不是就会导致一个王朝由盛转衰呢?

  那我们就详细的把夺门之变的前因后果给说一下:

  夺门之变的背景: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虏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留守在北京的权力机构就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种是:让明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当皇帝。

  一种是:让朱见深做太子,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做摄政王

  经过种种权衡之后,在于谦的倡议之下,在孙太后的同意之下,大明朝选择了第2种方案。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做摄政王。让见深做太子。

image.png

  但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发布了20天之后,朱祁钰宣布自己做皇帝,但太子还是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而被俘虏的明英宗被尊称为太上皇。

  一年之后,明英宗被瓦剌军放回,明朝政府现在很尴尬:一个太上皇,一个皇帝怎么办?

  当时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就将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这一软禁就是7年。

  夺门之变发生的过程:

  景泰8年的时候,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明英宗趁机复辟了。史称夺门之变。复辟之后的民英宗朱祁镇废掉了他弟弟朱祁钰的皇帝位,三个月后朱祁钰病死。

  如果我们单纯从这几件事上来看,似乎土木堡之变也构不成大明朝由盛转衰。

  但这里面有一个细节我们需要提到:那就是景泰三年的时候,明代宗朱祁钰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位,换上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而在这个事件中,作为擎天保驾之臣的民族英雄于谦,一直是在沉默。

  所以当明英宗复辟之后第1件事,就是杀了于谦。于谦之死,对于大明朝的损失是巨大的。因为这一个人是大明朝当时的精气神,是在他的坚持之下,大明朝才没有迁都,坚持抵抗瓦剌军的侵略的。

  于谦对大明朝是有大功的,如果他不在朱见深太子位被废了这件事上处于沉默的暧昧,那他必不会死。而他不死的话,明英宗也不会清洗原先景泰朝的老臣。更不会寒了天下臣民的心.

image.png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精气神,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是穷困潦倒的,但在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精气神支撑之下,秦国抵抗住了六国,并最终一统天下。一个国家除了物质基础之外,军民是否精气神,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主要标志

  明朝的精气神儿就是从于谦之死后开始消失的。所以夺门之变才是大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