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人:揭秘李贽传奇的一生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都知道他是一个甩手掌柜,长年罢工不上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理政事的皇帝,却亲自写批文,命令东厂和锦衣卫,捉拿一个76岁的老和尚。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朝廷不放过一个年近古稀,半只脚已踏入棺材的老人?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老人座下门徒甚多,其“异端”思想,影响到了帝国的统治。他的“异端”思想,跟现代人的很接近,太超前了。什么父母之命,什么媒妁之言,在他眼里来都是臭狗屎。他认为:夫妇之际,恩情尤甚,真挚的感情才是夫妻关系的基础。他公开支持“寡妇再嫁”,称赞寡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情投意合。自己的儿子死后,他居然劝说儿媳妇改嫁他人。这思想觉悟,别说在明朝,就是在当下的21世纪,也会让人大吃一惊。
此外,他提出男女平等,公开批判男尊女卑的儒家糟粕。
夫子们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他反击回应,所谓的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是因为这个丑陋的社会,硬把女人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常年在家的女人怎么和外出游历的男人比见识?
夫子们不服,他罗列了“才智过人,识见绝甚”的妇女,如以一孤助无援的女子手刃杀父仇人的赵娥等,李贽说“男子不如也。”在作品《初潭集》中,他记录了25位女性的事迹,赞赏她们有才智、有见识,夸她们是“须眉所不及”,一如伟大的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他在湖北麻城,开坛讲学,不分男女,一律都可入学,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据说李贽一开坛讲学,不管哪座寺庙,还是深山老林,和尚、樵夫、农民、甚至连女子也勇敢地推开羞答答的闺门,几乎满城空巷,都跑来听李贽讲课。一下子,李贽成了横扫儒、释、道的学术明星。
要知道哪怕是在反封建思想高涨的民国,还设有专门的女子学校,都不敢提出男女共读。这个人的思想真的太有魔力了,说他是思想的穿越者,一点也不为过。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遭到封杀呢
原因是李贽竟公开宣称:天子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好家伙!这话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虾仁猪心啊。
中国人信奉神明,因此历朝历代都强调天赋神权,天子是什么?是天选之子。所以古时候最极端的崇拜事件,就是民间对皇帝的崇拜,就跟埃及人把法老当作神一样,盲目崇拜。这就触及到了明神宗的底线。我自小学习四书五经,学习用人,治国之道,躲过多少明枪暗箭,当了天子,你却给我的子民说没差别,这谁能忍得了。
都说,说归说闹归闹,别拿天子开玩笑。这还没完,李贽又补上一刀:老百姓并不卑贱,有其值得尊贵的地方。王公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这下可好,得罪了天子,又讽刺了权贵。整个朝廷都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抓也是在情理之中。
反对封建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直呼内行,恨不得和李贽对酒畅谈,但按照年纪来算,李贽可以做他的爷爷。
万历三十年,76岁李贽因妖言惑众犯了思想罪,被下诏入狱。被关二十多天后,狱卒找来了剃头匠,给这个老和尚剃头。李贽趁机拿起剃刀自刎,但他只割断了气管,没割到动脉。剃头匠问:和尚痛否?他摇头表示不痛。剃头匠:因何自杀?李贽用手指蘸了自己的血写到:
七十老翁何所求。直到第二日,李贽才气绝身亡。对于死,李贽早有准备,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审判他,皇帝也不行。李贽死后,其好友将其葬在通州北门外马氏庄。按李贽遗言,墓地周围种了上百棵白杨树。大有向相距几十里的北京万历皇帝示威之意。白杨树喜光,耐严寒,极易成活。
李贽一生如这白杨树这般,虽遭遇悲苦,仍百折不饶,追求光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