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是哪两个门?为什么有这个说法?

  中国古时候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与古时候的民居建筑有关,主要是指古时候女子不得轻易出门,是封建礼数对妇女的严重束缚。至于这种现象是何时出现的,应该是在南宋理学出现之后,到元朝开始大行其道,而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底是指什么

  古时候人的居所主要以四合院为主,而四合院则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连接,可避风雨。

  而一般的四合院一般都有二进院落,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

image.png

  简单来说,“二门”主要作用便是将院落分为了内宅和外宅两部分,所谓的“二门不迈”便是指女子不得轻易离开内宅。“大门不出”则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女性一般不得随意离开家门,到外面抛头露面。

  当然,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也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二门”和“大门”,毕竟大户人家往往会有三进院落、四进院落,而较为穷困的家庭更是连二进院落都没有。

  因此,这个“二门”实际上指的是内宅之门,即将女性平日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在了内宅,仅仅是守规矩、不随便串门子的意思。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

  古时候并非所有朝代都对女性严格限制,尤其是南宋以前,风气尚且较为开放,对于女子的行动并无太多限制。更为典型的一点,便是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女子改嫁现象极为普遍,不仅民间如此,就连皇家同样如此,汉武帝便是王娡改嫁之后与汉景帝所生,而唐朝同样有多达27位公主再嫁或三嫁。

  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种现象的出现,则与南宋以来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靖康之难后,包括北宋皇室在内的大量汉人女子被金人掳走、惨遭蹂躏,因而在南宋理学的发展中,关于女性的名节问题,成为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image.png

  到元朝时,出于统治需要,朝廷大力推动力学发展,理学正式被确立为官方思想领域上的统治地位,再加上蒙古人对汉人的蹂躏,民间对理学思想也开始广泛持支持态度,理学开始大行其道。发展到最后,官方所弘扬的“君臣大义”和“忠贞思想”甚至已经超越了“华夷之辩”,从而成为当时社会的普世价值。

  而理学思想的影响,到明清时期更是达到巅峰。也正是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南宋以后社会普遍对女子“贞洁”看的极重,尤其是明清时期,朝廷甚至采取修书、奖励等措施,大力鼓励女子“守节”,从而导致女子深受其害。

  正是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女子的行动受到了极大限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为了良家女子的行为准则。而为了对女子的行动达到限制,“裹脚”这一恶习同样与此密不可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