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汉的王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最后结局如何?

  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王莽。

  挟昆阳之战大胜的余威,刘玄的西路军在申屠建的带领下,一路所向披靡,势不可当,官军纷纷投降。很快,长安附近的城市就被汉军一一拿下,长安成了一座孤城。

  此时各地告急,多地沦陷,严峻的局势让王莽简直无法呼吸。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司空崔发给王莽提出一个荒谬的建议——哭!

  崔发对自己的方案做了详尽的解释说明:“《易经》有云,先号啕而后哭。《周礼》有云,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这说明雨是老天落的泪,是老天和我们沟通的方式,是老天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如果咱们能及时放声痛哭,仰天长哭,号啕大哭,定能惊醒老天爷,定能赢得老天的同情和帮助!”

  崔发的这番说辞相当荒谬,但王莽不但信了,而且做了。于是,王莽特意举办了一场“大哭比赛”。大赛的奖品相当丰富,概括起来就是“四包”:包吃、包住、包升官、包发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长安十万百姓头一回感受到了王莽的大气和善良,他们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或拖家带口来到王莽指定的比赛地点——长安城外的南郊。据说,长安城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哭城”;据说,长安城的百姓见面的问候语由“你吃了没”,变成了“你哭了没”;据说,长安城一夜之间泪水泛滥……

  王莽也很快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参加“大哭比赛”的十万百姓中选了五千人予以重用。

  王莽以为哭一声可以海阔天空,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

  就在王莽带领群臣、百姓们练哭功的同时,革命军的脚步却没有停歇,他们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速度向长安逼近。火烧眉毛,直到这时,几乎哭瞎了眼的王莽终于醒悟过来,再这样哭下去,自己手上这六分之一的地盘也将失去。于是,稍微醒悟过来的王莽马上做出了军事反击:空降九虎,直线救国。

  王莽让王邑从官军中挑选了九个将军,都用“虎”字命名,号称九虎将。王莽让他们带领长安城的数万精兵去跟汉军打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的王莽做的却是兵马未动,粮草未行,奖金先发。他给九虎将每人发放了四千钱的奖金。这四千钱在当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够买到半石米、一只鸡或两壶酒而已。

  此时王莽的国库里还有六十多万斤黄金,其他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王莽如此富有,却如此财迷。结果王莽这个虚招子适得其反,寒了九虎将的心。

  接下来,王莽将九虎将的妻儿全部接进宫中,名义上是让他们享清福,实际上是将他们扣为人质。王莽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防止九虎将临阵脱逃。

  王莽这么一折腾,九虎将更加痛心和绝望了。

  九虎将拿到史上最少的奖金,连个人的盘缠都不够,哪里还有行军打仗的激情?将士们接到“一无所有”的奖赏,受到“一穷二白”的待遇,获得“一无是处”的荣辱,连一只守城的哈巴狗都不如,很快就成了无士气、无斗志、无拼劲的“三无军队”,这只军队如何有战斗力。

  果然,这离心离德的部队开赴前线后,和义军一接触便溃败了。九虎中有两虎将因为难舍如花似玉的娇妻,逃到长安向王莽请罪,结果被王莽斩杀,剩下的虎将得知信息,不敢再抱任何奢求和幻想,选择了逃命。

  九虎将战术失利后,革命军长驱直入,长安城外已成了革命的天。之后,王莽放囚犯出战,结果也无济于事。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八月,长安外城被革命军攻陷。毫无节制的革命军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同时,还挖了王莽家的祖坟,焚毁尸骨,盗取陪葬品。

  九月一日,革命军攻破了长安的内城。城破时,王莽的女儿黄皇室主身着白衣,毅然横身于王莽之前,如同标杆一样站在殿门口,任凭身边的大火一点一点将自己吞噬,最后化为灰烬。

  除了以死孝忠的黄皇室主,陪王莽走到最后的还有一个人——王邑。

  以死尽忠,王邑代表了新朝的骨节。

  九月三日,69岁的王莽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的尸骨成了众人争功的目标,被砍成十八块,比项羽还要凄惨。

  随后,刘玄将王莽的头颅悬挂城头示众,让老百姓免费观看,以显示皇恩浩荡。老百姓也很配合,以各种方式对王莽的尸骨进行了“蹂躏”,更有甚者还把王莽早已腐烂的舌头割下来吃掉。

  最后,刘玄把王莽这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头颅作为文物珍藏于皇宫之中,直到晋惠帝时武库失火,收藏了好几百年的王莽头骨和刘邦的剑、孔子的鞋等珍贵文物才被全部烧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