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在宋朝时期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有多受欢迎?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感兴趣的读者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对足球运动史略有耳闻的人,都知道发源于我国古代的蹴鞠,就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老祖宗”。

  到了宋朝时,蹴鞠更是一项风靡全国的国民运动。

  宋朝城市中,到处都是瓦舍勾栏,那是宋朝人的娱乐中心,瓦舍每一天都有商业性的足球表演,市民只要掏钱买票,就可以入内观赏。

  南宋时期,临安瓦舍内蹴球最有名的几个明星,叫作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吴金脚、耍大头、吴鹞子,他们的名字,市井中人无一不知。

image.png

  一些酒楼茶坊,也会组织蹴鞠表演引徕客人,如南宋临安城中,有一处酒肆就起名“角球店”,还有一处茶坊唤作“黄尖嘴蹴球茶坊”,客人可以到那里一边喝茶饮酒,一边观赏蹴鞠比赛。

  说到这里,列位看官也许会问:宋代蹴鞠的玩法,跟今天的足球比赛一样吗?

  宋朝人蹴鞠,有两种玩法,第一种是“白打”,属于表演性质,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同样数目的球员(从一人到十人均可),在场中轮流表演,以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不允许用手)。

  球员可以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由裁判分别打分,以技高一筹者胜。显然,“白打”强调的是技巧性与观赏性,有点类似于花样足球。

  第二种玩法是“筑球”,更强调对抗性。球场中间会竖起一个大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以彩带结网,只留出一个尺许见方的网眼,叫“风流眼”。

  比赛双方分别派出十二人(或者十六人),分着不同颜色的球衣(如北宋的“皇家足球队”,左军着红锦袄,右军着青锦衣),立于球门两边,组成“左右军”对垒。

  左军与右军均设“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角色,就如现代足球比赛中也有前锋、前幺、后幺、后卫、守门员等分工。

  每个球员按照自己的角色,站立于不同的位置,承担不同的任务。每场比赛还设有“都部署校正”“社司”,即正副裁判员。

  比赛开始,左右军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哪一方先发球。不管哪方先发球,球都由“球头”开出,传给“跷球”,然后按规则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之间传球,传球过程中,手不准触球,球不得落地。

  最后又传回“球头”,由“球头”射门,即将球射过“风流眼”。

  如果球触网弹回,只要不落地,本队球员可以将球接住,继续传球、射门。

  球射过“风流眼”,对方接球,也是按规定的传球路线完成传球,再传给“球头”射门。直到球落地为一筹,以进球多寡定胜负。双方事前会商定一场比赛若干筹。

  比赛结束后,双方球员互相作揖,以示礼仪。得胜一方,可获得银碗、锦缎。而输掉一方的“球头”,则要接受惩罚,惩罚是用白粉抹面,并接受鞭打。

  那么宋代蹴鞠所用的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有看官会说,是实心的皮球,或者是藤球。

image.png

  都不对,宋人踢的其实是充气的空心皮球,跟现代足球非常接近。

  宋人所著《皇朝事实类苑》记载:“(以前的)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

  意思是说,以前蹴鞠用实心球,今人所用的皮鞠,是充气的空心球,以牛或猪的膀胱为球心,充气后,外面再包以牛皮,弹跳性很好。

  能弹跳的球对圆形的要求很高,唐人做的皮鞠,由八片外皮缝合而成,还不够浑圆。宋人则用十二瓣硝过的软牛皮来缝合,“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圆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气归其中”,“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碎凑十分圆”。

  几何学告诉我们,十二个五边形正好可以构成一个球形体。这样缝制出来的皮鞠便非常圆了。

  宋人又是如何给皮鞠充气的呢?用小型鼓风机,宋人称之“打揎”。

  “打揎者,添气也。事虽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即皮鞠)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

  宋朝皮鞠还有标准重量,为“十四两”,跟现今足球的重量差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