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缙的科考记录来探索明朝书生们是如何进阶的
对解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洪武二年的江西吉水,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由于解缙从小就聪慧过人,在五岁的时候就能把所学的文章背诵出来,七岁就可以作诗和写文章了,所以在当时解缙有着神童之称。到洪武二十年的时候,解缙在参加乡试时,得了江西省第一名的好成绩,也就是解元,此时的解缙刚十八岁。按照当时的考试制度,解缙在第二年就可以到京城去参加会试,这一年,十九岁的解缙考中了进士。可能有人对明朝的考试概念不了解,下边我们就根据解缙的考试记录来了解一下明朝学子的进阶之路。
在明朝的制度里面,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第一级别的院试,就是大家熟悉的秀才,属于所在乡的考试,类似于现在的中考。如果考试通过,那么你就成为一名秀才,脱离了平民百姓的阶层,在仕途的起点上迈出了第一步,社会地位也比一般的百姓略高,见了当地的县官不用行下跪的礼仪。
第二步就是乡试,也就是举人,属于所在省的考试,和现在的高考类似。考试地方多在京城和省城,因为考期是在每三年的八月份左右,所以乡试又被叫做"秋闱",放榜的时间是在九月份左右,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所以放榜又被叫做"桂榜"。考试通过的被叫做举人,第一名的获得者成为"解元",解缙在此试里面就获得了"解元"的称号。
此时的解缙已经是个举人了,再往上就是要考取进士,需要参加会试和殿试两个级别。这两个一般都是放在一起考的,为什么呢?因为殿试没有黜落,只分名次。会试考中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如果没有通过的话就要等三年之后再考。会试之后举行的殿试是由明朝当时的皇帝考核的,问的是一些理论和实践,比如会问一些怎么治理朝政的问题。殿试之后会分放"甲榜",一般分为三甲,在此级别的都称为进士。
就这样,经过解缙异于常人的天赋和多年的苦读,终于考进了进士,成为一名庶吉士。太祖朱元璋在考核的时候非常赏识他,之后就让他在御前侍候着。但是因为解缙的性格刚直,在官场上难免会得罪人,有一次解缙前去兵部索要侍卫,因为出言不恭被尚书奏给了朱元璋,太祖知道之后大怒,认为解缙恃宠而骄,于是便改任他为江西的监察御史。之后李善长被朱元璋处死,解缙又带头和大臣们上书给李善长辩冤,此举直接导致解缙被贬回乡。
等到解缙再次被重用,已经到了永乐年间。朱棣深知解缙的才能,把他任命为翰林侍读学士,负责《太祖实录》的总编撰。永乐二年是解缙最得意的时候,因为在这年他坐上了内阁首辅的职位,属于一人之下的权臣。解缙从一个学子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通过了多等级考试,再到最后编撰《永乐大典》,由此可见解缙的出色,在人才辈出的明朝,能够成为第一大才子,那可不是浪得虚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