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毫无功绩,为什么能被朱元璋赐予公爵之位?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
大封天下,只要是有功劳的文武大臣皆有封赏,但虽说是皆有封赏,可毕竟亲疏有别,对于自己的儿子、侄子等子嗣是恩宠有加,更是通过三次封赏,将自己的所有的儿子、侄子全部封了王爵,就连年仅6岁的侄孙也给了王位,这种封赏不可谓不厚重。
但对于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淮西武将以及浙东的文人集团则就是另一番模样了,封赏等级相当严苛,最高的爵位也只是一个公爵之位,至于封王那是想都别想多事情。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一直都秉承一个相同的想法,那就是异性不得封王,刘邦在建国之初还封了几个异姓王,到了朱元璋这儿根本不开异姓王的口子,任你功劳再大,最多也就是个公爵。
而在朱元璋分封的六位开国公爵中,大多数都是劳苦功高,他们的功劳就算是封王也不为过。像“韩国公”李善长,担任朱元璋的参谋,为其出谋划策,还经常劝戒朱元璋知人善用,而且所有赏罚章程
,都是出自他手,将李善长封为公爵可谓是实至名归。
而“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这几位都是武将出身,治军有方,带兵打仗所向披靡,为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立下赫赫战功,整个大明朝都是这几位打下来的,他们的功劳并不亚于汉初的韩信、英布等人,所以他们被封公爵也是理所应当。
但这六位公爵中,唯独只有“曹国公”李贞,是这些公爵中既没有卓越战功,内政之上也毫无建树的人,甚至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可他却也被封为公爵,地位和李善长、徐达等人一样尊崇,这又是为什么呢?甚至还有传闻说,在极其注重礼制的大明朝,李贞还被朱元璋允许身穿五爪金龙袍上朝,这种地位已经和太子差不多了,这个李贞到底是谁,他如何当得起朱元璋如此重视?
这便要从朱元璋童年时说起,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有四个儿子二个女儿,但是人口众多的朱家,却只能依靠从地主家租赁的土地勉强维持生活,但面对瘟疫与连年的干旱,朱家一家人都吃不上饭,只能挨饿,最终他的父母兄长都饿死了。而朱元璋的二姐嫁给李贞之后,只有他家能够吃饱饭,便经常接济朱元璋。而对于15岁便父母兄长都离世的朱元璋而言,这位大自己25岁的姐夫,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疼爱自己。
自打朱元璋起义之后,势力逐渐壮大,而姐夫一家也是在朱元璋攻打下滁州之后前来投靠。朱元璋对于姐夫的到来非常高兴,更是把姐夫的儿子李文忠收为义子,视为己出。朱元璋对李文忠的培养不亚于儿子朱标,而李文忠也是出色,19岁便能够独立带军,并且率部接连挫败元军,而且还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在与众多文臣武将的勾心斗角中,朱元璋早就已经筋疲力尽,而自己姐夫李贞的存在,让朱元璋感受到来自亲人的爱,甚至是一丝丝父爱,而朱元璋非常享受这种亲情。他为了能够多探望自己的姐夫,特意将皇城内城的一套大宅子赏赐给李贞,而且朱元璋还经常带着自己的子嗣登门拜访。
并且这个李贞还有一个常人并不具有的优点,那便是他有自知之明,并不仗着朱元璋的恩宠肆意妄为。因为李贞清楚的知道祸福相依的道理,有大福就可能有大祸,对于这骤然而来的锦衣玉食,他非但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是躬身自省,所穿、所食更加朴素,他以自己为榜样,让子孙后代进行学习。
李贞的所有做法,让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姐夫还像他起义之前的那个姐夫一样,并没有因为自己得了皇位而有什么变化。而且李贞一直奉行着节俭的原则,即使是在年老体迈之时,都不忘记告诫后辈,一定要保持勤俭。
得知李贞病危的消息,朱元璋立刻赶到李贞家中,二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不久之后,李贞去世,而朱元璋则是为姐夫李贞停朝三日,还亲自去祭奠,并且追封姐夫为“陇西王”。
李贞的存在,让朱元璋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这种爱是你起于微末之时的倾囊相助,更是你成为帝王以后的甘于勤俭。而李贞去世之后,朱元璋的内心也终于再无感情牵挂,于是一场场大屠杀也即将展开,无论是胡惟庸、李善长这种文臣,还是冯胜、蓝玉这种武将都躲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