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28岁连中三元,结果还没做官就死了

  此人28岁连中三元,结果还没做官就死了,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古时候科举中,能够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的人,就称他为“三元及第”。而如果三个第一都是一次性取得,中途没有落榜过,那么这种情形就是“连中三元”。

  可想而知,古时候要考状元已经实属不易了,更何况想要连中三元。这时候,就不仅只靠实力,还要靠运气。就好比今天的主人公,他能够连中三元,就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存在。

  那么大家或许会认为,此人如此有幸能够连中三元,实在太幸福了。但实际上,他却可以称为是史上最“命苦”的状元,因为他28岁连中三元,但是一天官都没做过,便撒手人寰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了解。

image.png

  杨寘,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审贤,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杨寘从小就刻苦读书,小小年纪就有了名气。早年参加科举,他一举拿下乡试和会试,且都是第一名的成绩。

  宋仁宗庆历二年,杨寘如期参加殿试,最终被钦点为状元,朝中公卿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表面上看,杨寘这个状元好像来得很容易,但实际上大部分靠的是运气。

  其实原本杨寘的考卷,被阅卷官放在第四名的位置,而第一名是王安石。不过,最终成绩还要靠皇帝亲自决定,这就存在很多变数。因为从历史来看,皇帝在最后拍板的时候,很容易带入个人情绪。

image.png

  当时宋仁宗在最后审核试卷的时候,看到候选第一的王安石,文章中出现了“孺子其朋”四个字,很不满意。这四个字出自《尚书·周书·洛诰》,原文为:“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

  这是周公辅佐侄子周成王时,对他的一番劝诫。周公是长辈,又德高望重,自然可以这样跟周成王说话,但王安石当时还没有正式踏上仕途,而且又比宋仁宗年幼,这样说话便令宋仁宗很不舒服。

  于是,宋仁宗就要把王安石与第二名对调,可是一看,拟定第二名的王珪,却已经有官职在身了。按照宋朝科举制度规定,有官身者参加科举不得为状元,所以王珪也不行。

  那么就接着看第三名,谁知第三名韩绛也有官职在身。如此一来,就只有第四名杨寘符合规定了。就这样,宋仁宗直接把王安石与杨寘对调,后者从第四名一跃成为新科状元。

  从当上状元的经历来看,杨寘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在杨寘中状元不久,悲剧发生了。

  他中了状元之后,初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但还没来得及上任,就接到来自老家的消息,说他母亲不幸病逝。丧母乃大事,杨寘就必须回去为母亲守孝,孝期结束后,才能继续赴任。

  杨寘本身是个孝顺的人,原本中了状元的他很是激动,心想终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他还想等自己安顿好之后,就将母亲接到身边尽心侍奉。如今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在丧礼上痛哭不已。结果丧事结束,自己却病倒了。

  这一病,可就要了杨寘的命了。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30岁的年纪,便撒手人寰。宋仁宗闻讯深感惋惜,特地降旨抚恤杨寘家属。

  杨寘这短暂的一生,真可谓充满了戏剧性。他的好友曾梦到他为“龙首山人”,杨寘自己给自己解了这个梦。他说:“龙首,我四冠多士;山人,无禄位之称。我其终是乎?”

  意思是“龙首”就代表他将来必有所成,应该就是指后来的状元了。而山人,如闲云野鹤,终究没有当官的命。从杨寘后来的经历来看,果然是应了他给自己解的这个梦,实在令人唏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