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群雄割据,匈奴为什么没有入侵中原?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战国时群雄割据,匈奴为何没有入侵?多亏了齐桓公这一举动!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匈奴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较为传统的称谓,春秋时期主要称之为戎狄,到战国才开始称他们为匈奴,原因就是戎狄部族联合建立了匈奴联盟,后来发展成为匈奴国

  匈奴是古时候侵犯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据史料记载匈奴对中原造成首次重大打击是在西周时期,周幽王为褒姒烽火戏诸侯后,犬戎趁机攻陷了镐京,导致西周灭亡,对于我国的历史进程首次造成重大影响,犬戎是西周时期对匈奴的称呼,匈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和我们中原相伴相生,多次侵犯中原国家,但有一段时间中原虽然乱成一锅粥,但匈奴却一直没有能进入中原,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为特殊的时期,当时诸子百家人才辈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诸侯国林立,中原总体军事力量非常强大,但毕竟不是大一统国家,军事力量分散各自为政,由于一些小国军事力量非常弱小,就像春秋时期的卫国直接被匈奴灭国,直到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联合诸国军队,组成联军才将匈奴打出中原地带,帮助卫国复国

  齐桓公这次对匈奴的打击对整个春秋时代都非常重要,当时的匈奴在晋魏秦等诸侯联军打击之后刚发展壮大,经过齐桓公组织的联军再次打击,让匈奴在整个春秋时期都几乎退出了中原的舞台,这个时间直到春秋末期战国开始的时候才结束

  在战国时期中原形成七个国家并立的局面,秦国、赵国和燕国是主要的北方国家,都先后对匈奴作战,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中原争霸上,对少数民族都采用防御战术,利用长城防御匈奴骑兵,阻止匈奴南下,这个时期对匈奴出战的主要将力就是李牧

  匈奴是游牧民族,作战也以骑兵作战为主,当时秦国、燕国和赵国防备的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所以匈奴以抢掠为主,派出骑兵队伍抢掠一番就返回了,都是李牧镇守赵国北方,面对匈奴的抢掠不闻不问只是收缩防线,让匈奴觉得防线比较容易突破,几次试探之后决定集结大军对赵国进行抢掠,这样正好中了李牧的计谋,这一战消灭了匈奴十万人,使匈奴元气大伤

  直到战国末期,匈奴都没有力量南下劫掠,战国结束后,秦汉对匈奴作战,大一统国家的军事力量更为强悍,匈奴更难以染指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匈奴不是不想入侵中原,而是每一次都被中原势力消灭了有生力量,没有继续南下的能力。而且,游牧民族适合在草原上生存,南下也只为抢夺资源没有定居的心思,所以也没有必要和中原国家死磕

  对于中原国家来说,北方也不适合耕种也不会去占领,他们看重的是中原,所以只要匈奴不南下他们也就不会北上,所以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匈奴和中原国家形成了稳定的生存关系,其实是建立在中原武力超过匈奴的基础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