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抢夺人才 他们为什么都愿意去秦国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和人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周天子式微,各诸侯国国家实力强盛起来,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诸侯都显露了逐鹿天下的野心,传统的世官世禄制退出了历史舞台,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方式粉墨登场,同时被压制在社会底层的士阶层开始兴起,活跃于春秋战国的政治舞台上。秦国,从最早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在秦地,在周平王东迁护驾有功,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秦襄公,秦始建国。后历经百余年才统一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国之所以能够诸侯纷争中脱颖而出,不断东征西讨,开疆扩土,最终问鼎中原,关键原因在于秦国成功地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抢人大战”

image.png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才荟萃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周天子大权旁落,无力干涉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一方面,各诸侯国为了逐鹿中原,纷纷开出各种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以期变法图强;另一方面,满腹经纶的有识之士周游列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既能任人唯贤的君主以及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为了能够方便读者们理解,本文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齐、燕和秦三国,探讨一下当时各国之前的“抢人大战”。

  (一)春秋第一霸——齐国:尊重人才,赏罚分明

  齐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国家,国力强盛,力压各诸侯国。不仅如此,它还借周天子名义,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上进攻山戎,南下攻伐楚国,重创戎狄等部落,成为中原霸主。

  纵观齐国的称霸之路,作者发现齐国称霸的关键在于人才,具体体现在招揽人才和使用人才两个方面。首先是招揽人才。春秋时期,各国相互征伐,社会动荡不安,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国,齐国专门设立稷下学宫来招揽人才,为前来投奔的有识之士提供最好的后勤保障及待遇。其次是使用人才。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大批有能力的人才被埋没,郁郁不得志。齐桓公即位后,大力整治吏治,选贤任能,对有功有能力的人大加封赏;同时制定法律,严惩贪污受贿等庸官、懒官,一扫吏治之弊。外有稳定环境,内有君王支持,有识之士可以尽情的发挥才能,将心思投入改革变法之中,最终齐国国强民富,问鼎中原。

image.png

  商鞅变法

  (二)土豪国家——燕国:铸造黄金台

  偏居一隅之地燕国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春秋初年,山戎入侵,燕国不敌,被迫迁都,后来向齐国求救,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带着其他小诸侯国北上抗击山戎,燕国这才得以幸存下来。后来国内发生政治危机,旧贵族不满燕相子之掌权,于是攻击子之,燕相虽然取得胜利,但是国力遭到严重削弱,百姓人心涣散。屋漏偏逢连夜雨,齐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内有忧患,外有强敌,继位的燕昭王想要做出一番伟业,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局面。为了显示对人才的重视力度,燕昭王在国都筑起高台,上面放置千两黄金以求天下有能之士。一时间,天下有才之士闻风而动,如过江之鲫纷纷赶往燕国,其中不乏良臣将相,如乐毅、邹衍等亦在其中。

  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燕国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有所发展,一扫前期颓废之势。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乐毅率领五国联军连下齐国数十座城池,占据齐国半壁江山,造就了燕国的一时盛世。

image.png

  (三)后起之秀——秦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问出身,唯能是用

  作为后起之秀,秦国并没有像齐国那样坐拥富饶之地,也没有像燕国那样有钱可以铸造黄金台,最重要的一点是秦国常年受到西戎侵扰,国力不强;再加上当时的人殉制度,有识之士纷纷隐于民间,不肯出来做官。外有强敌,内无人才,怎么办?秦国特立独行,不以出身论英雄,只以学识论优劣,如从奴隶中启用的一代名相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纵观秦国的历史,本土人才并不出众,相反,外来人才占据主要地位。面对外来人才,秦国给予极高的信任,商鞅位居左庶长变法图强,收复河西失地;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蒙恬带兵破齐,北击匈奴,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本国郁郁不得志的人才来到秦国大放异彩,成为了留名青史,改变秦国历史的风云人物。

  纵观春秋战国史,虽然各个诸侯国都招揽人才,但大多都如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秦国则能够问鼎中原,统一六国,与其人才引进制度密不可分,本文将详细讲解一下为什么人才都愿意去秦国。

  二、秦国引进人才政策的优势所在

  为了能够让招揽到的人才安心留下来工作,君主们纷纷开出优厚的条件,给予人才们荣华富贵和炙手可热的权力,那么为什么只有秦国的人才引进制度最为成功?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秦国国情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image.png

  (一)基本国情:君弱世族强,人才凋零

  君弱世族强是秦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虽然秦国也有世官世禄制,但是世族们之间相互争夺,不仅不保护秦国王室,反而还对君位继承进行干预。秦武公继位后,杀死了擅政专权的三父,加强君权;秦穆公继位后,世族依旧制约君主权力,后来,秦穆公励精图治、称霸西戎,死死压制世族势力。秦穆公去世后,再无雄伟大略的君主掌权,世族们公然弑君、赶走公子等等,牢牢掌控秦国朝政,甚至控制君王。长期处于内乱的秦国不仅失去河西之地,而且在内政外交上困难重重,列国将秦国领土视为囊中之物,着手瓜分秦国。此时的秦国,需要加强君权、富国强兵,更需要引进人才。

  内无本土人才出山做官,外无他国人才前来投奔是秦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秦国长期存在着人殉制度。在当时,活人要为死人陪葬,陪葬人员包括死者的妻妾、亲属、幕僚和奴隶等等与死者生前交往密切的人,如秦国曾发生良臣将相为君主殉葬的事情,陪葬之人多达二百人。虽然殉葬制度饱受谴责,但因旧势力的强大和顽固,人殉制始终没有被废除。这就导致秦国本土的有识之士不敢出山做官;其他国家的人才亦不敢博前程。

image.png

  秦献公即位后,就宣布“止从死”,正式明令禁止人殉制;在位期间,实行政治变革,逐渐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为商鞅改革奠定了基础。人殉制度废除的不仅彰显了人性人道人伦;而且客观上保护了人才,促进了秦本土人才的涌现和他国人才向秦国的流动。

  (二)主观因素:君主任人唯贤

  首先体现在秦国君主具有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这足以说明秦国历代君主基本都有清晰明确战略方向,这可以有效避免庸主给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幸运的是,秦国不仅整体上政权交接都非常顺利,而且大部分君主都能唯才是用,让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最后更是出现了秦始皇这样雄霸千古的人物。

image.png

  其次体现在用人不拘一格,只以学识,不以出身、德行论英雄。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在《秦誓》中明确了判断人才的标准,那就是德才兼备、敢于谏言、博学多识、忠君爱国,他认为国家如果有这样的人才,则离一统天下不远。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秦孝公继位,外有魏国强占河西之地,内有经济疲敝,民生凋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在告示中言辞恳切,希望找到“能出奇计强秦者”从中可以看出秦孝公并不没有对有识之士的德行作出限制,只是强调前来辅佐的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能够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这一传统也延续下来了,从秦史中我们发现,秦国招揽的人才中不仅有德高望重的才学大家,也有德行有亏的人,并且给予同等的待遇,吸引了不少德行有亏但能力出众人才。有经天纬地之才商鞅、张仪等的客卿,有冲锋陷阵,独当一面的王家猛将,他们都以其自身生动的故事诠释秦国的人才政策和成功之要。

  再次是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虽然各国在招揽人才时都会承诺以国士待之,但是商鞅出逃魏国,乐毅从赵国出逃到魏国,在从魏国逃到燕国,赵国弃用廉颇,轻信赵奢导致35万降卒被坑杀;而廉颇因不得志,被迫投奔魏国、楚国,最后客死楚国寿春。一代名将李牧被赵王暗中逮捕并秘密处死;吴起打造魏武卒,夺取河西之地,功绩显赫,但侍奉楚王也仅仅三年,便被贵族集团乱箭射死……等等一系列事情血淋林的表示出事情没那么简单。

image.png

  吴起指点河西

  与其他六国不同,秦国在人才使用上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能力有才华的中央要员和郡县主官基本上久任不移。在地方,张若曾在蜀郡任蜀郡守四十年,兴其华夏文明礼仪,使其地逐渐繁荣,成为秦并天下之坚强后盾;李冰蜀守任上至少二十年,其在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千古赞颂。在中央,内史腾调任内史,负责京都咸阳事务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内史腾一如以往,恪尽职守,直到老死任上。另外,秦国也重视敌国人才,如韩国奸细水工郑国,韩王为了分散秦国的精力,削弱秦国的实力,派其到秦国实施“疲秦计”,游说秦王政大兴水利工程。后阴谋败露,秦王权衡利弊后,仍然任用郑国主持工程建设。

  (三)制度保障:晋升有效的上升途径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六国仍然以世卿世禄制为主,即士大夫的孩子依旧是士大夫,平民的孩子依旧是平民,阶层固化,流动性极低。比如齐国是王族子弟垄断军政要职,楚国有昭、景、屈、项等大家族,韩国张良家族五世为相,魏国常以太子为相,燕国在燕昭王后更是趋于封闭保守。因此,即使大潮流允许人才自由流动,六国的人才其实仍然没有多少晋升的空间。

  秦国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于建立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和行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军事方面,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施行军功等爵制。秦国明文规定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想要获得爵位和封地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斩杀敌人数量越多,获得的爵位和赏赐就越多;在农业方面,为了鼓励地主和农民精心耕种,多打粮食,政府发布法令,规定凡是通过耕织使粟米丰收、布帛多产的人皆可以免除自身徭役,另外,秦国实行大兴水利工程,改善生产工具,强化农业管理,出台优惠的垦荒政策等措施;在政治方面,改善吏治,废除人殉制度,为有识之士提供舞台,方便其发挥自身才能。

image.png

  官员指导农业生产

  一直推行猎取天下英才的客卿政策秦国明确了人才的上升路径,并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不仅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也为底层人民打开了进入上层的机会和通道,健康而有序的社会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使秦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人才的聚集效应促进了秦国力和军力的提升,也为以后的南征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秦国“抢人大战”的启示

  首先,人才都向往有希望的地方。从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列国游士、怀才不遇者以及渴望展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追求功名利禄者,大抵皆向往或奔赴秦国,其人才聚集之盛况空前。这既因为秦国有唯才是举、厚遇人才的制度安排,也因为秦国几代君王保持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战略定力不动摇,坚持鼓励耕战、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不走样,秦国最有希望扫灭六合、走向辉煌,人才在秦国大有可为。

  其次,要为人才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上层的风气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强烈导向作用,如楚王好细腰,导致不少大臣活活饿死。六国君王大多平庸、昏聩,虽有惊世之才却不得重用,而秦国始终将能力和功绩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皆是如此,这自然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正途。

image.png

  秦孝公“求贤令”

  再次,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地位方能物尽其用。识才是用才的前提,不识才,人才资源就可能错配,如此不仅不会成事,而且会坏事,如赵王在长平之战以缺乏实践经验的赵括取代实战经验丰富、善于应对战场形势变化的老将廉颇,导致45万赵军被坑杀,从次赵国再无能力与秦国一较高下。秦国几代君王都能把重要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从丞相到将军皆如此,人才各得其所,才能各尽其才,才能发挥人才的整体优势,从而使秦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最后,重视承诺,务失信于人。吸引和留住人才除了要比谁的政策更优惠,更重要的是将其落实。秦国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于军功爵制。“南门立木”让百姓相信新法会贯彻下来;“公子”犯法,公子太傅受罚让百姓看到了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军功爵制的确立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士兵们打仗时心中有了盼头,贵族们也不再做国家的蛀虫,使秦国逐渐强盛起来。虽然军功等爵制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问题是如何保证供给。秦国一方面鼓励农耕,发展农业除了重奖立有军功者,还重奖勤劳致富者,大兴水利工程,改善生产工具,强化农业管理,出台优惠的垦荒政策等,扩大了粮食总量。另一方面,秦国废分封,置郡县,国家能够控制大部分土地,并且随着军事扩张,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在统一战争期间,秦国有足够的土地供给,保证军功爵制落到实处。

  秦国的人才引进制度,是基于时代背景和秦国的国家背景应运而生的,国家需要改革,君王唯才是举,然后改世官世禄制为任人唯贤等等,这些措施加速了秦国人才的引进,也加速了秦国的一统天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