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除了秦国外还有谁有机会统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为什么小编来说说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故事。

  春秋战国代表了整个东周时期,我们用春秋和战国把东周分成了上半场和下半场,那这两个时期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春秋年间,周天子权势每况愈下,其他强大的诸侯国渐渐占据上风,已不把曾经的王放在眼里,所以才会诞生春秋五霸。晋国分裂后,春秋步入战国,战国七雄开始长达百年的角逐。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是谁,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image.png

  1、春秋五霸

  在后世的历史学者眼里,春秋时代称霸诸侯很多,因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霸主版本,而这些霸主版本很难兼容,并且,标准也很难统一。一般来说,在不同版本的春秋五霸中,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被公认的霸主,这种霸主的特点是:无论哪个版本的春秋五霸,都有他们的名字或者说称号。

  这类霸主有两位,第一位是齐桓公,齐桓公在位期间,齐国主要的管事是管仲,儒家学派对于春秋五霸没有任何好感。但是孔子却赞叹管仲,认为,如果没有管仲这个人的话,那么孔子就要穿胡人的衣服。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孔子认为如果不是齐桓公整合诸侯的力量抵御蛮荒部族,那么,中原将会被蛮荒部族占领,中原地区的文化也会蛮夷化,能够得到孔子的认可和称赞,可见齐桓公的势力何等庞大。

  第二位是晋文公,晋文公在位期间,中原面临楚国和秦国的觊觎,秦和楚的地位比较尴尬,因为按照中原各国的观念,秦国和楚国是半蛮荒的国家,并且,楚国存有庞大的野心。早在西周时期,楚国就打算介入中原势力,为此,西周历代天子出动全力打压楚国,到了东周时代,齐桓公也曾粉碎过楚国北上争霸的阴谋,晋文公在位期间,晋先后和楚以及秦爆发过若干次战争,并取得胜利,为此,周天子嘉奖过晋文公。晋文公及之后百余年的晋国,其实力在中原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从这点来说,晋文公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第二种是实力爆棚,但却不被公认的霸主,这种霸主的入选人员只有一位,那就是楚庄王。楚庄王时代,楚国的实力并不次于齐桓公和晋文公时代的齐国和晋国,并且楚庄王的称霸,是建立在打败晋国的基础上。

  但是,霸主的身份不光看实力,还要看身份,比如齐桓公和晋文公,最起码在名义上都是周天子的臣子,而楚庄王则不同,楚庄王的尊号是王,周天子的尊号也是王,从这可以看出,楚在骨子里不觉得自己是周的臣民,楚王认为自己是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人物,因此,楚庄王的霸主地位不被认可。

  最后是局部霸主,其影响力并不能和上文说过的三位相提并论,事实上,春秋五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这部分。比如秦穆公称霸西戎,被视为霸主;宋襄公只是举行过一次会盟,也被称为霸主,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情况和秦穆公类似。

image.png

  2、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事件发生后,一般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终结,天下正式步入战国时代。而战国七雄是指当时最厉害的七个国家,他们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燕国和楚国。

  从地理上看,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周边“列强”环伺,地势易攻难守,稍有不慎即有亡国之危,很难有太大作为。但魏文侯在位50年间却不断向外拓展势力,向西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了中山国,向东打败了齐国的大军,向南不断出击楚国,使楚国在中原的土地几乎全部丧失,魏国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跟,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新兴的霸主。

  在魏国变法强国后,各国先后变法,其中最彻底的就是秦国商鞅变法。商鞅之后,张仪成为了秦相,他以连横之术蚕食三晋,让秦国国力日趋鼎盛;同时,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的统治下同样强盛壮大起来,还趁燕国内乱时夺取了燕国的大片领土。楚怀王则吞并了越国,扩大了楚国的版图。

  但楚怀王因为秦国的实际控制者宣太后是楚人,放弃合纵,转而与秦连横,引起了诸侯的不满,接着秦、楚联盟因为楚国太子杀死秦国大夫而破裂。楚怀王孤立无援,在垂沙之战中被诸侯齐、秦、韩、魏联军暴打,退出了强国行列。取代楚国的是终于结束了内乱,开始胡服骑射的赵国。赵国吞并中山,崛起成了新的强国。

  齐国则在齐湣王的时候日渐骄狂,先是垂沙之战大胜楚国,接着孟尝君曾经率领诸侯军队攻打秦国函谷关,大败秦国。后来又多次侵凌燕国,攻灭宋国。灭宋后,齐国国力已成了战国最强,自称东帝,但也引起了周遭所有诸侯的反感。随后,在燕国的牵头下,以乐毅为将,率领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合纵伐齐,连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后来虽然有田单复国,但齐国国力大损,也不复强国气象了。

  燕国在主导五国伐齐时成为了新的中原领导者,短暂的崛起了一段时间。但随着燕昭王死后,乐毅出走,田单复国,燕国的霸权昙花一现就消失了。中原大地上就剩下了秦赵两强对峙。秦国攻击东方诸侯,在鄢郢之战攻下楚国都城郢都,楚国被迫迁都。但在阏与之战中,被名将赵奢击败,扩张势头被遏制,多年不敢继续东进。

  但这也仅仅是为了最后的决战作铺垫。最终,秦赵两国倾国之力的决战长平之战爆发,武安君白起大胜赵奢之子赵括,赵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秦国独霸天下,一统之势已然无可阻拦。虽然还有魏国公子无忌还能勉力支撑,可公子无忌一死,秦军再无人能挡了。

  最后,秦始皇嬴政扫清了嫪毐和吕不韦的限制后,终于开始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战争,十年之内,六国先后覆灭,秦朝统一天下。

image.png

  3、除秦国外还有谁有机会完成一统

  首先从国土面积上,排除掉的就是韩国和燕国。韩国国土狭小,自保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燕国地处边陲苦寒之地,常年受北方游牧民族骚扰,同样没有任何机会。再从地缘上看,魏国又被排除掉了。魏国地处中原,在强盛的时候可以四面出击,就像春秋时候的晋国、战国初期魏国百年初霸的时候。可是魏国一旦出现军事失利,马上就会变成四面挨打的境地。赵国则是典型的地利不好,但是战斗力极强,可以从战场上找回来的国家。赵国多山地高原,农业不发达,粮食短缺,但是由于胡服骑射后战斗力暴增,所以能和秦国掰手腕。

  那么其实有机会完成统一天下这一壮举的只有齐、楚两国。齐国连续三代雄主,把齐国的国力推倒了巅峰。垂沙之战大破楚国,率领韩魏军队攻破函谷关让秦国割地求和,又吞并了当时天下的商业中心经济最发达的宋国,可以说已经有统一天下、取代周王室的气势了。

  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只不过齐国太嚣张,气势太煊赫,引起了天下诸侯的集体不满。于是,燕国牵头,率领五国诸侯联手攻齐,连下七十多座城池。虽然齐国最后复国成功,但国势也就此一蹶不振了。能让诸侯合纵联手进攻的,除了秦国也就只有齐国这一家,不愧与秦国并立的东西二帝。如果齐国能在外交上多做些努力,至少别与孟尝君决裂,等到成功消化了宋国,那么齐国背靠东海无腹背之敌,将毫无疑问的是中原最强之国。

  楚国的实力一向雄厚,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纵深广,其地势因素仅次于秦国。到了战国“连横”“合纵”之谋在诸侯间互相外交对抗时,就有这么一句话“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说的就是,合纵与连横决定了诸侯国斗争的基调。如果合纵成功,楚国则可以称霸天下;如果连横成功,那么秦国一统就指日可待。最后,连横取得了胜利,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匡宇内了。

  楚国曾经伐秦,一路攻打距离咸阳不到一百公里的蓝田了,可以说距离秦都咸阳咫尺之遥,吓的秦人要焚天祷告,用《诅楚文》来依靠上天的力量制裁楚国了。不过楚国自身的问题也很大,变法不彻底,国内贵族势力很大,国君并没办法有效控制。没有商鞅变法这么彻底的变革,想要统一天下还是很有难度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