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国的百姓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普通百姓是否有家国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是众说纷纭的,有人说当时的国家观念还没有现在如此发达,所以在当时的人们很少会有爱国这种观念。而也有人则认为在当时的楚国,可是有着一位作为爱国者的典型人物,那就是屈原。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屈原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大贵族。那么当时的普通百姓到底有没有家国的观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小编看来,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在等级制社会里想要奴隶和平民有家国情怀,那几乎不可能。凭什么呢?家天下的帝制社会里,走到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的地步,也不会有家国情怀。
周代一开始就施行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其实就是全面等级制。不仅封侯,而且是逐级分封,整个国家的构架就是生建立一个等级森严贵族体系。这种社会里的平民和奴隶,你要让它产生热爱的情怀,怎么可能呢?周代立国之初发生三监之乱,按中国人的史观一定认为那是权力争斗。而我不这样认为,因为那个时代周制和殷制存在很大不同,就像孔子说: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吾从于先进。
就是说孔子时代还知道前人文化制度的优越的方面。今天考量那个时代发现,全面等级制真的是从周代才开始的,也就是说所谓奴隶制周代是开端,之前就算存在奴隶,也是战俘或异族。三监叛乱其实就是旧体制对周人的反扑。周人分封了敌我多方所有的人,可是还是不满意。原因就在于旧体质接受不了等级社会。
周代如果只是继承前朝制度,那一定会留下痕迹。然而《周礼》没有一点说到是继承前人经验的。真相其实就是周礼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周之前血亲族群都是集中生活,内部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你想完全是血亲家族从古至今聚集在一起,它能不平等吗?一个血亲族群就是一个姓氏,所以周代之前个人只有名字,父子通过父子连名来实现。到了周代,姓氏大爆发。就是说血亲族群组织被瓦解了。
周代人物很多都只有名字,到了汉代全部冠以姓氏,这说明个人的姓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血亲族群瓦解之后,逐渐变成人吃人的等级社会,这种情况就不可能让最底层的平民和奴隶产生热爱的情感。秦人采用的是军功封赏,它把全社会的主观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了。但主体构架依然是森严的等级制,让秦人也热爱实际也很难。秦灭之时就没有太多体现。周代各诸侯国的家国情怀基本都是贵族、王亲才有的,除了楚国。
秦为何被灭,目前看是因为秦帝国内部内乱,于是给了旧贵族体系复辟的机会。但灭秦的主要力量其实是楚人复国主义。楚人的确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陈胜吴广就是楚人,他们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说明他们的平民身份。为何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实就是因为楚国内部还存在大型的血亲族群,畲族明显是羌人与苗瑶混合出来的,就是说楚国内部与其他诸侯国是不一样的。
苗瑶就是楚人之一,后来苗瑶并没有融入,而是大部分选择南迁了。至今苗瑶还保留着会议制的组织结构。他们是没有经历过等级制社会的人。苗瑶畲族从基因看主体是O3,属于南三苗。而汉族属于北三苗。古代双方其实是知道双方关系的,这也使得苗瑶畲族离开最晚,走的不远。而另外一个楚人群体则走到了东南亚,就是泰族。
今天泰北老挝还保留着偏髻发式,还有一支楚人流落东北,后来与东北民族融成了契丹,基因与泰国主体一致,都是O2a。O2a在汉族里占5%,湖南相对多一点。东北出现O2a很可能是楚汉争霸时逃出去的。契丹后裔达斡尔族至今保留着泼水文化也是明证。楚人有的民系不愿意融入,不愿意变成等级社会,所以才使得复国主义覆灭了秦。
所以综上所述,小编认为除了楚国可能还有别的国家也有家国情怀,但没有可以参考的信息,就只能推理。比如越国、宋国这些旧体制遗留的诸侯国,可能在某个时期会存在家国情怀。其实只要还保留着血亲族群构架就有可能,这种东西才能产生强烈的家国意识,还有就是祖先统一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