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盛行车战 最后为什么会没落了

  还不知道:春秋车战的网友们,

  驾驶战车作战这种战斗方式最早应该出现于夏商之交。

  到了商周之交的时候,我国历史上车战的战斗方式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备了。

  周武王率领4.5万周军远征商纣王的时候,战车部队为他打赢牧野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image.png

  面对商纣王的数十万奴隶大军,周军以重装战车为前导,轻易就撕裂了商军阵型,后续的步兵跟进,失去阵型的商军根本就无力阻挡周朝重步兵的冲击,结果纷纷倒戈,以至于牧野之外血流漂杵。

  到了周朝时期,使用战车作战的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对于牧野之战单独使用战车实施攻击,到了周朝时期逐渐发展成为战车和步兵配合作战的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影响了战车的机动性,但是由于有步兵配合掩护,加大了战车的生存几率,同时也让战车在攻击之后可以快速得到步兵的支援,这种战斗方式非常类似于二战时期发展起来的步坦协同。

image.png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战车曾经一度作为主流,战车的多少是平价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不过,最起码到战国中期,驾驶战车作战的战斗方式就开始逐渐走向没落了。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养马技术的提高。

  养马技术的提高应该加大战车的威力,为什么反而导致战车的作战方式走向没落呢?

  这是因为,马拉战车进行作战,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因为马匹的体型过小,无法单独使用。

  一般情况下,自然界中的野马体型都不大,跟驴差不多。

  这样的体型导致马很难作为优秀的骑乘工具,平常代步还可以,骑着这样体型的马冲锋陷阵或者远程奔袭,马的体力跟不上,驮着100多斤的人也跑不起来。

  下图的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野马种群普氏野马,是不是挺像驴?

image.png

  所以,古时候军队才使用马拉战车的方式作战。

  比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战车往往是4匹马来拉着跑,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和速度,才能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随着马匹体型在人为的干预下越来越高大,马的力量也大大提高,所以就产生了骑兵。

  中原地区秦国和赵国是两个最早产生骑兵的国家,因为这两个国家养马技术要超过其他诸侯国,同时国内有非常良好的马场,例如赵国的北方代地,秦国的犬丘。

  所以,早在春秋时期,秦国就已经有小规模的骑兵部队进行作战了。

  不过那个时候规模不大,对战争的影响也不大。

  真正决定马拉战车这种作战方式走向衰落的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或者说北方游牧骑兵的兴起。

  说起来,赵国军队战斗力一直都不错,但是在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却经常吃亏。

  因为,此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率先成功组建了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这些部队弓马娴熟,作战的时候单人单骑,不仅目标小,而且行动快速灵活。

  而战车则极为笨重,冲刺转向都远远比不上弓骑兵,所以经常吃亏。

image.png

  赵武灵王认为,应该向北方的少数民族学习,所以开始了胡服骑射,结果很快赵军的战斗力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可以一次性指挥上万骑兵作战,不仅降服了北方的少数民族,而且灭掉了中山国,让赵国成为当时可以和秦国对抗的国家。

  可见,养马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古时候军队的作战方式,让马拉战车冲锋的作战方式退出主流。

  不过,战车仍然是中原军队一个非常重要的兵种,在汉朝还有专门的车骑将军。

  此时汉朝的车兵已经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兵有了本质的区别,他们不再驾驶战车冲锋陷阵,而是由于养马技术的提高,可以使用马匹拉更高大的战车进行作战。

  这样的战车,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冲锋陷阵,而是为军队提供临时性的壁垒。

  一旦遇到敌军,迅速将战车围成一圈,就能有效化解敌军的突然袭击。

  并且,士兵可以踏上战车,居高临下与敌军作战,以少量人马就能够成功阻击敌军的攻击。

  同时,战车上可以搭载重型弩箭,把马拉战车变成一个远程攻击武器,也提高了这种武器的机动性,便于随军事作战。

  但是,真正用于进攻的力量已经不是马拉战车,而是变成了骑兵部队。

image.png

  可以说,随着养马技术的提高,骑兵终于代替车兵成为影响未来2000年历史的重要兵种,直到第2次工业革命,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才最终淘汰了这一兵种。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