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的理论主张是什么?他们对唐诗的发展有何贡献?
唐朝初期出现了四个文人,他们的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改变了当时诗歌创作的局势,使得诗歌从关注技巧转向关注内容,并扩宽了诗歌的题材,使诗人的视线走向了市井边塞,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即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不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都具有相似性,正因为如此后人将这四个人叫做“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王勃四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的理论主张
他们都反对华靡的诗风,追求诗歌创作要刚健有气势。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指出上官体的诗歌创作存在矫枉过正的缺点。但实际上,他们的诗歌创作,并不是完全地否定了南北朝文学的理论,只是对六朝的文学理论进行了继承与创新。
在文学创作上,他们提出文学要实现教化的作用,认为文章可以说明大义,并且让人知道家国的重要性。他们的诗歌创作,都注重诗歌的抒情性,追求壮美的意境。如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指出诗歌要壮而不虚。
诗歌创作的内容
他们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四类诗,分别是边塞诗、羁旅诗、牢骚诗和咏史诗。
去边塞获取军功,是中下层文人们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获取功名的重要方式。他们基本上都创作了很多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的内容也是非常多样的,如《战城南》是表现的边塞艰苦的环境,《关山月》是抒发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们的边塞诗具有慷慨激昂的气势,反映了初唐快接近盛唐时期的时代精神,这种悲壮苍劲的风格也开了边塞诗派的先河。其中,骆宾王在边塞生活的时间最长,边塞诗的成就也是初唐四杰中最高的。
羁旅诗多抒发他们被贬谪,独在异乡时的思乡之情,也有一部分的诗歌是送别友人的。感情极具有感染力,他们的诗歌不在描写男女爱情,多描写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遗憾与愤懑之前,其中王勃的羁旅诗成就最高。
他们都渴望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他们的命运又都是坎坷艰难的,最后都壮志未酬。因此,他们创作了很多的牢骚诗,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平。但是他们牢骚诗不仅只是感慨命运不公,还有一些诗是描写寒士的贫穷生活,并通过对比揭露贵族富豪们的骄奢淫逸,讽刺他们贪图荣华富贵。
最后一类诗是咏史诗或者是咏物诗,这一类诗通常是借景物或者是历史来抒情言志。如《在狱咏蝉》就是将蝉比喻成自己,抒发自己壮志未筹,还被困狱中的失落之情。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第一点贡献在于扩宽了唐诗的题材,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说道,唐诗在卢照邻和骆宾王的手中,从宫廷走向了市井,又在王勃和杨炯的手中,从台阁来到了边塞。他们的诗歌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丰富和加深了唐诗的思想意蕴。
第二点在于转变了初唐诗歌的风格,虽然他们的诗风不同,但是也是有一部分相似点的,这个相似点就是虽然也保留有一部分南北朝时期的绮丽华靡,但是又使唐诗增加了刚健高昂,为盛唐的风气做了准备。
第三个贡献是完善律绝、发展歌行,王勃和杨炯擅长创作律体诗,他们为律体诗的定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卢照邻和骆宾王则擅长创作歌行体,对题材和形式都做出了一定的创新。
除了诗歌之外,他们对辞赋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发展。他们擅长使用典故,辞藻华美,虽然也保留了前朝的一部分缺点,但是境界却更加地开阔,气势也更加地高昂,具有新的时代特色。
结语
初唐时期的诗歌虽然没有盛唐时期取得的成就高,但是初唐四杰的出现,为盛唐诗歌的到来做出了充足的准备,他们对于唐诗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不仅只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也为唐诗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唐四杰对于唐诗的贡献主要在于,转变了初唐的文风,使诗风从绮丽华艳走向了雄健刚劲,为盛唐气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扩宽了诗歌的内容,使诗歌从宫廷楼阁走向了市井边塞。他们还未唐诗文体的定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完善了律体诗与歌行体,为李白杜甫等人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唐诗的繁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才走向了繁荣。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