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藩镇容易造反,背后原因是什么?

  异姓王作为一股独特存在的势力贯穿着整个唐朝,自武德初年直至唐哀帝末年这接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央朝廷先后分封了130几位异姓王,这个人数还不包括对那些藩属国家的分封。

  其分封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之长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是绝无仅有的。那么,作为历代君主都忌惮不已的异姓王为什么能够在唐朝幸存下来甚至发展壮大?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一开始对异姓封王是作为唐朝初年的一种政治策略。

  通过对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地笼络减少因武力征服而造成的生灵涂炭,并且化解这些势力对李唐王朝的威胁,纳入李唐王朝的政治体系,最终“化敌为友”。

  当初,分封隋朝末年割据凉州的李轨和割据幽州的罗艺等为王都是出于这个目的,也是李唐王朝最终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无疑体现了唐朝的开创者们豁达慷慨、不吝惜王爵俸禄的宏伟气度,这时的分封异姓王是积极作用的,也是李唐统治者主动而为之的。

  天下大定之后,唐太宗开始议定异姓封王,提出了”非功异姓不得封王”的主张。在这一期间天下承平,几乎没有异姓因功封王。

  但是一转眼到了武后专政,已经称帝的武则天大肆分封武氏宗亲,此例一开之后,日后唐中宗复辟之后,韦后和太平公主也依样画葫芦大肆分封自己的宗族子弟为王。

image.png

  总体上来讲这个阶段,分封异姓王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当政者的统治地位。

  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封王政策来说是个转折点,安史之乱前的异姓封王都还有一些积极正面的意义,安史之乱后的异姓封王程序慢慢变成没有章法的滥封,仅唐代宗、德宗两朝就封了61个异姓王。

  受封者除了有平乱功劳的将领,例如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李光弼被封为临淮郡王;剩下的或者是一些原本参与作乱而后又转头投降朝廷的将领,例如原本是安史之乱叛将的薛嵩;或者是因为朝廷无力全部平定而妥协,让其作为节度使继续统治叛乱地区的叛将,例如安史之乱发源地的河北三镇的节度使大多被封为郡王。

  从这个时候开始,日后朝廷分封异姓王大都牵扯到地方割据势力的造反作乱。本来是受朝廷之命前去平定叛乱的将领转眼就成为割据势力的军阀,甚至反复作乱、投降的节度使都可以成为异姓王分封的对象。

  此时已经不是单纯的以军功来封王了,而是看谁拳头大就封谁为王了,异姓封王已经成为了一种绥靖政策。

  这一切都源于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彻底消灭叛乱,只能追求形式上的国家统一,暂时麻痹、安抚地方割据势力,同时也维护了李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才能不至于造成皇权倾覆、朝代更替。

  甚至到了唐朝末年,皇帝的权威已经丧失殆尽,之后五代十国政权的开创者多半是通过此时异姓王分封而得以称霸一方的。分封他们未必是出于皇帝本人意志,只不过是这些权臣慢慢分割疆土、为自己成就帝业的过渡性工具。

  如此看来,所谓唐朝盛世不过是初唐至安史之乱前这一百多年,剩下的150多年的唐朝早已今非昔比,山河破碎,兵乱不断。

  或许唐朝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直那么强大,甚至有一多半的时间是苟延残喘的。

  然而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还续命了这么多年,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唐朝的异姓封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灭亡。

  异姓封王作为一项政治策略,唐朝能够在隋末取得胜利有它的一部分功劳,但是唐朝最后的消亡也是这项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五代以后,异姓封王最终成为一个历史往事极少再发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