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文化望族的黄庭坚,他自幼接受怎样的教育?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提出的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下面跟为什么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黄庭坚的故事吧。

  早在西汉年间,有个循吏丞相名叫黄霸,博学多才,为人正直。他的后世子孙也多为才华横溢之人,或是忠贞正义之臣。约千年后,后人从浙江金华迁居到江西修水的双井村,但喜读诗书的传统依然保持。

  到北宋时期,黄家后人黄中理,不仅自己饱读诗书,还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教育家。并且他为双井的黄氏家族立下了《双井黄氏家规》:

  读书乃诚身之本,而显扬宗祖之要务也。吾家自今修谱之后,必岁延名宿,教育后生,务期典籍精通,文章晓畅,更且敦励行谊,以成大器,斯真读书矣。其供应俸仪,俱不可苟,若以供奉非轻为便,浪延村学,仅图识字,致兹鄙陋,反坠先声,为父兄者尚其念之。

  从此后,双井村的黄氏族人,在黄氏家规的指导下,世代诗书相伴,贤才辈出,成了当地一等的文化望族。在黄庭坚出生前,修水双井黄氏成员中已有18位成为了大宋朝进士。

image.png

  北宋庆历五年的夏天,黄庭坚出生,乳名绳权,为黄庶次子。在其周岁生日时,父亲遵照当地习俗让儿子抓周,在弓、矢、纸、笔等物件中,他一手抓起毛笔不愿放下。在场众人齐声称赞说,“黄家又出了一个读书种”。

  黄庶看了非常高兴,他在《伐檀集》中清楚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楚俗,子生周一年,其日,陈食、饮、砚、墨、金帛之具,从儿戏弄,聚家人观以为乐,绳时先弄墨。”后来还赋诗一首,写道:

  文字有缘曾弄墨,见来官小免咨嗟。

  喜将笔砚传生计,不失诗书作世家。

  字识姓名能指点,写因梨栗不倾斜。

  着鞭莫落时人后,三十尘埃监汝爷。

  黄庶给儿子起名也是煞费苦心,他给大儿子取名“大临”,取自远古时期的“八恺”。即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荣、叔达,为颛顼帝之八子,皆为贤能之士。次子的出生,他亦从中择取,取名“庭坚”。据说,“庭坚”还是远古圣贤皋陶的字。又因黄庶仰慕北宋直臣鲁宗道,给黄庭坚取字“鲁直”。据说,鲁宗道为宋真宗时期的名臣,为人耿直,经常直言纳谏。宋真宗为他的忠贞正直所感动,在金銮殿的墙上上大书“鲁直”二字。由此可见,黄庶希望儿子成为一位贤能且忠直之人。

  当然,黄庭坚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从小就聪颖过人,读过的书很快就能背诵。他的舅舅李常是龙图阁学士,也是著名的藏书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很喜欢黄庭坚这个聪明活泼的小外甥,经常来看他。李常随意抽取架上的书考他,黄庭坚没有不知道的,这让李常很是惊奇,也更加喜欢他了。

  五岁时的一天,李常来黄家时看见黄庭坚正在伏案读书,非常投入,就想试试外甥。从而指着院里的一棵桑树说:“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黄庭坚听完,随即拿起手中的毛笔,脆声对答:“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李常见外甥这么小的年纪反应如此之快,非常欣慰,此后对他更是爱护、器重,精心栽培。

image.png

  皇祐三年时,黄庭坚刚刚七岁。一天,黄庶邀请了几位诗友一起在家中饮酒赋诗。其中一位老友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诗一首!”父亲也正想让儿子在友人面前一展才华,于是让黄庭坚前来作诗。

  黄庭坚马上想到了在田间看到的小牧童,心中有感, 张口吟诵道: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写得悠然恬适,却又蕴含哲理。多少人在官场上争名夺利,争来争去,机关算尽,又能怎样?还不如小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吹着短笛,悠然自得。这么简单的道理,有人一生都悟不到,而黄庭坚小小年纪竟然看得如此透彻,难怪他一生活得潇洒通透。

  北宋嘉佑三年,父亲黄庶病逝于康州太守任上,母亲怕耽误黄庭坚学业,将他送到舅舅那里,跟着舅舅李常游学。其实,黄庭坚的母亲不仅是闻名乡里的美女,更是一位能赋诗作词的才女。在黄庭坚临行前,母亲作了一首《浣溪沙》,并抄录好,连着那份深深的母爱,一起放入他的行囊。

  无力蔷薇带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飞。

  流水飘香乳燕啼。

  南浦魂销春不管,东阳衣减镜仙知。

  小楼今夜月依依。

  诗写得太美了,儿子远游求学,母亲为其高兴。同时又有一丝不舍,淡淡的愁绪,如轻烟渺茫;轻轻的愉悦,似春日暖阳。这就是母亲,既盼望儿子有出息,又牵挂儿子在远方是否能照顾好自己。

  在舅舅身边,黄庭坚不仅精心研读了百家经典,博览了众家诗文,他的学业可以说也是突飞猛进。黄庭坚也经常说:“长我教我,实惟舅氏”。后来通过舅舅引荐,他结识了著名诗人孙觉,孙觉很欣赏他,就将女儿兰溪许配给他。兰溪早逝,他又续娶诗人谢景初之女,亦是知书达礼之人,夫妻和睦,幸福美满。

image.png

  治平四年,二十出头的黄庭坚得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良好的家风,知书识礼的家人,造就了黄庭坚忠贞、正直的性格。他无论在何处为官,皆心怀百姓。

  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

  葛藟松千尺,寒泉绠百寻。

  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

  ——《送徐景道尉武宁》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上大蒙笼》

  他认为为官就要清正,多为百姓做实事。所以,他在泰和做县令时,整治吏治,体察民情,被百姓称为“黄青天”,很多公路、学校、甚至商店都以他的字号“山谷”命名。虽然他亦是仕途坎坷,但因豁达开朗的性格,终是一路笑对人生,身后亦是流芳百世。

  他是从翰墨书香中走出的人,满腹才华,心怀磊落。是红尘世人,又怀出世之清心。就如他自己所说“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