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门的钟会,为什么会走上造反的道路呢?

  在古时候,尤其是魏晋时期,很讲究出身门第,一个人如果出生在世家大族,就拥有了先天的优势,做官也比其他人路子广,机会大,就算是庸碌之辈,多数也可荣华一生。那如果出身名门,又才华横溢呢,那肯定就会羡煞旁人了。

image.png

  钟会,就是这样的人。他出身名门,出身于颍川钟氏。他的父亲钟繇在曹操做魏王时任丞相,在曹丕做皇帝时,任太尉,在魏明帝时,任太傅,这都是顶级官职了。所以钟会是妥妥的官二代啊,而且是超级官二代。

image.png

  钟会是钟繇的小儿子,肯定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完全可以做个吃喝玩乐的公子哥,但是这哥们偏偏极有才华,当时的中护军蒋济很会识人,看到钟会就说他“非常人也”,而钟会长大后,也确实是学识渊博且勤奋好学。

  光出身好,学问好就算了,偏偏他的学识本领还都能有用武之地,屡屡建功。

  一、平定毌丘俭叛乱,助司马家稳固政权

  司马家夺取曹魏的实际权力后,各地多有叛乱。毌丘俭叛乱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钟会建策司马师亲自出征,并随军谋划,叛乱得以平定;司马师暴病身亡后,朝廷命令尚书傅嘏带兵回京,让司马昭留守许昌,想借此多回军权。钟会看出了朝廷的意图,与傅嘏合议,立即和司马昭一起出发,大军兵临京师旁的雒水驻扎,逼迫朝廷封司马昭为大将军,稳固了司马家的权势。

  二、出奇策,征讨诸葛诞,挫败吴国的联合进攻

  诸葛诞反叛后,司马昭派兵镇压,吴国趁机派兵来救诸葛诞,想分一杯羹。当时诸葛诞和吴国的联军驻扎在一起防守,很难攻破。钟会巧妙地利用吴国降将假传消息,说吴主因吴军出师不利,欲严惩这些出征的将领,导致守城的吴军将领恐慌而开城投降,诸葛诞也一并被讨灭。钟会也因此进入了司马家的核心决策圈,堪称顶级幕僚,当时很多人都将他比作西汉的张良。

  三、力主伐蜀,与邓艾分兵合作,攻灭蜀国

  蜀国自诸葛亮时期就频繁攻击魏国,直至姜维掌兵,仍延续此策略。司马昭认为蜀国国小民弱,决定发兵一举灭掉蜀国,当时多数大臣不同意这一举动,唯独钟会赞成,并认为一定成功。

  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各统大军进攻蜀国,大家都知道最终是邓艾出奇兵进攻成都,迫使刘后主投降,但其实钟会的功劳也很大,他成功攻取汉中,并牵制住了蜀国精锐姜维的军队。可以说灭蜀战争中,钟会也居功甚伟。

  按理说如此有勇有谋,又出身高贵之人,必定会一生顺风顺水,无限荣光,但是钟会最终还是不得善终,死于乱兵之中,并贡献了一个成语,“二士争功”。

  《三国演义》描述的是,姜维利用邓艾与钟会争功的心理,劝反了钟会,导致邓艾被囚,钟会造反,最后军士哗变,钟会、邓艾都死于乱中之中。《三国志》记载的是钟会早有二心,恃才傲物,借伐蜀成功,要图谋天下,最次也要当个刘备一样的成都之主。其实,都是指的他野心过大,大的超过了实际才华,终至灭亡。假使钟会伐蜀成功,不生二心,很大可能会位列三公,后期肯定会成为晋国开国重臣。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一个出身名门,能文能武的人才,不得善终,着实可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