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科举考试,古人们还有什么途径步入仕途?

  在众多考试中,公务员考试无疑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动辄数百万人报名参考,而录取者寥寥,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按现代人的说法,公务员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也是步入仕途的第一步,报考热度不减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公务员选拔,自有一套程序,公开选拔、选调遴选是主流形式,也是相对较为公平的。那么,在古时候古人们怎么才能成为公务员,更确切地说步入仕途呢?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世卿世禄

image.png

  春秋以前(也有说法在春秋中后期),各国普遍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什么意思呢?世卿,就是天子或者诸侯国的贵族,可以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与世卿相应的便是世禄,贵族们在世袭卿位的同时,还享有所封的禄田以及赋税收入。总体来看,"世卿世禄"制度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索隐就有“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及“亦以元子就封,而次子留周室代为召公”的记载。

  军功定爵

  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革新。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作为赏赐的标准;楚国也规定“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三世之后,“爵”、“禄”逐步被收回。各国推行军功爵制,尤以秦国最为典型。当时,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史记·商君列传》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在军功爵制的影响下,各国也对任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大都以功劳、贤能作为选拔任用官员的依据。

  察举和征辟

  察举制和征辟制主要出现在汉代。察举制,由地方长官考察选取辖区内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考核后,予以任命。刘邦称帝后不久,就下令“诏举三老”,就是要求选拔年龄在50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者,协助地方长官推行政令。征辟制,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对比察举、征辟就会发现,前者由下而上推选人才,而后者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但从实际效果看,察举所推贤良多能发挥重要作用,而被征辟的名士则多有“不就”的表现。

  九品中正

image.png

  察举制发展到魏晋时期,逐步演变为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顾名思义,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产生后,再由朝廷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并籍此任用人才。从理论上讲,被选拔人员无论权贵与否,只要足够优秀,都可以做官;但从实际效果看,品评考量家庭出身和背景等因素,官员大多从权贵子弟中选拔。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常常左右官员选拔任用,及至后来,门第出身成为品评的唯一依据,甚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普遍现象。

  科举取士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狭义的科举取士始于隋朝,因其分科取士,故名科举。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创设进士科,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在唐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但范围有限;到宋代时,科考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进士分为三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并且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其后朝代,多有沿用,总体调整不是太大,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相对公平,并且实行糊名和誊录杜绝徇私,得到了朝廷和广大士子的认可,是存在时间最久的官员选拔制度之一。

  从历史演进来看,古时候人才和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举制与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转变,入仕为官必须要经过其中一种。相对于科举制度,其他制度不可避免地强调出身和门第,成为特权阶级的符号,显得尤为可怕。当然,科举制度也并不完美,虽然做到了考试本身的相对公平,但又难免沦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