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当初两次被攻破都城 楚国都是怎么力挽狂澜的
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曾两次被攻破都城,最终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作为中原大地上的强国之一,却在与吴国的“柏举之战”和与秦国的“鄢郢之战”中两次被攻破都城。然而,两次战争虽然都使楚国蒙受了巨大损失,也曾遭遇灭国威胁,最终却总能力挽狂澜,这又是为何呢?
柏举之战:吴国后院起火,盟友秦国来援
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愈演愈烈,而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秦楚结盟共同抗晋,晋国则拉拢扶助吴国牵制楚国。吴王阖闾即位后,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任用齐人孙武为将军,吴国国力日强,而楚国则在楚昭王即位后国势日衰,再加上与唐、蔡等国不和,局势变得日益危险。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春,蔡国与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等十八个诸侯国在召陵会盟伐楚,并于同年四月攻灭楚国附庸沈国,楚国则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
就在楚国与蔡国交战之际,吴国君臣认为攻楚时机已到,遂以救援蔡国为名,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攻楚。在孙武的指挥之下,吴军于淮汭舍舟登陆,一路杀奔汉水东岸,直逼郢都。
之后,由于楚军指挥失误,吴军在柏举大败楚军,并追击楚国溃兵一路杀奔楚国郢都,楚昭王则连夜带着亲信逃出郢都,楚王出逃后,楚军全线崩溃,吴军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攻破郢都。
然而,吴军虽然在“柏举之战”中大获全胜,甚至攻破了楚国都城,但却并未能就此灭亡楚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吴军所为不得人心。吴军攻占郢都后烧杀抢掠不止,而伍子胥因为父亲和兄长皆被楚平王所杀,虽然此时楚平王已死,但伍子胥还是下令掘开楚平王之墓,开棺鞭尸三百。吴军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楚人的极大仇恨。
2、吴王阖闾后院起火。为了对五年前吴军攻打越国进行报复,越王允常也趁着吴军主力在楚国的机会,趁机偷袭吴国,而这也是越国历史上对吴国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争,虽然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巨大,越国此战并未取得多大战果,但其带来的威胁,吴王阖闾却不能不重视。
3、盟友秦国出兵助战。楚都被攻破后,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在申包胥的苦苦哀求之下,秦哀公于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派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入楚助战,并于沂邑击败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而聚集起来的楚国残兵也在军祥击败吴军。
当时,秦师纵横于方城内外,楚师出没于汉水南北,楚人则支援秦师和楚师而阻扰吴师,深入楚国境内的吴军疲于应对,根本无法继续扩大战果,反倒是吴国的附庸唐国被秦军和楚军合力攻灭。吴王阖闾见前方大势已去,而越国的威胁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只得撤军,楚昭王这才得以返回郢都。
此战虽然没能灭亡楚国,却也导致楚国实力大损,吴国更是于周敬王十六年(前504年)再度大败楚国水军,俘虏了潘子臣、小惟子和七个大夫。为了避免楚都再度沦陷,再加上郢都已经被吴军破坏的残破不堪,楚昭王最终选择了迁都鄀地。
鄢郢之战:灭国难度太大,不符合秦国利益
战国后期,由于秦国势力太强,虽然楚怀王被秦昭王所骗最终客死秦国,但楚国非但无法为其报仇,甚至还得与秦国交好。直到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楚襄王这才派使者与其他诸侯国联络,意图重新合纵伐秦,秦国得知消息后,则决定先发制人。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兵自陇西郡出发,攻占楚国黔中郡,楚襄王被迫割让上庸和汉江以北给秦国。然而,此举并未换来和平,为了彻底瓦解楚国的威胁,秦昭襄王次年又派大良造白起率军大举攻楚。
周赧王三十六年(279年),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而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粮草补给,出其不意突入楚境,秦军入楚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激发决死一战的勇气,楚军则步步败退。之后,白起引夷水灌城,楚国别都鄢城百姓被淹死数十万。之后,又攻破西陵,切断了郢都与巫郡的联系。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再度出兵攻楚,攻陷楚都郢都,烧毁其先王陵墓夷陵,向东进兵至竟陵,楚襄王在兵败后,向东北方溃逃至陈,被迫迁都于此以自保。次年,秦国再度出兵夺取楚国巫郡和黔中郡。
秦国在夺取楚国汉江平原大片土地后,便停止了对楚国的持续进攻,最终在春申君的调解下,与楚国结盟休战。那么秦国为何不趁机灭楚呢?原因同样有三点:
1、灭国难度实在太大。诚然,“鄢郢之战”中楚国遭遇重创,可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拥有无法比拟的战略纵深,最为重要的便是粮草补给问题。因此,秦国想要一举将其攻灭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不是短期内能够办到的。
2、其他诸侯国的态度。虽说兼并战争从春秋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但作为中原大地上仅存的几个大国,战国七雄之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兼并战争,毕竟大家实力虽有强弱,但谁也无法完全凌驾于其余各国之上。更何况,齐国的历史教训就摆在那里,灭了个宋国便招致各国合攻,如果秦国要灭楚国,其他列国岂能坐视不管。
3、灭楚不符合秦国利益。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已经严重衰弱,这使得自战国初期衰弱后的魏国觅得了难得的拓展空间,此时魏国对东南方向的兼并已经无人能够阻挡,如果秦国真的对楚国起了灭国决心,哪怕是彻底将楚国打垮,都会导致魏国不受牵制的大肆扩张,这显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
如上,秦国虽然在“鄢郢之战”中重创楚国,但由于灭国难度太大,再加上秦国出于本国的战略考量,以及不得不考虑的列国态度,秦国最终选择了见好就收,这才使得楚国获得了喘息之机。
综上所述,楚国都城两次被他国攻破,之所以没有遭至灭国,虽然与楚国自身实力有关,但更为主要的则是当时的列国形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