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他 原因出在他的身上

  还不知道: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他呢的网友们,

  历史上有很多亡国之君在稀里糊涂的葬送自己的皇位之后,都留下了许很多多的骂名。朱由检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明朝大片的山河在他手中丢失,可朱由检却没有承受什么骂名,反而有很多人同情朱由检,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由检因何丢了大明还被后人所原谅,甚至南明的大臣将其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位,笔者认为乾隆对朱由检的评价非常全面的概括了其中的缘由。乾隆帝认为,明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万历、天启皇帝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废弛。崇祯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他虽然辛苦经营17年,仍不能“补救倾危”,最后以身殉国。

  朱由检受后人同情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一是因为朱由检的勤政,二是因为明朝到了朱由检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积重难返,最后朱由检还在煤山殉国,这一举动极大地赢得了后人的尊重。

  对于朱由检的勤政可以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位之初就雷厉风行的铲除了“阉党”,结束了明朝中期以来皇帝不理政事,大权旁落的局面。由于过于劳累,朱由检三十余岁就有了白发,最操劳的时候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野史无文·烈皇帝遗事》记载朱由检“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但朱由检的这种勤政已经严重干涉了明朝内阁的正常运行,朱由检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并不相信文武百官,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这样的行为导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内阁的作用被忽视,皇帝做出的决定即使出错也没有纠正的机会,偏偏朱由检自身的能力又没有达到朱元璋、朱棣的水平。

  再来说明朝后期面临的无法短时间解决的问题,以明朝中后期地方官员的腐败为例,这种长期积压的官吏问题,是不会轻易解决的。更何况朱由检连朝中的大臣都没有搞定,还荒废了厂卫,使得明朝最后的一点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朱由检非常痛恨腐败,但却拿这些地方官吏无可奈何。

  地方官员的腐败可能在太平盛世不会引发什么大问题,但一遇到灾荒就会暴露出问题,巧的是崇祯年间天灾不断。水灾、旱灾、雪灾、蝗
灾在朱由检在位的17年间都有出现,特别是旱灾,旱灾往往会与其他自然灾害并发,持续时间长,会造成大量饥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地方官吏赈灾不力,中饱私囊的现象非常严重,流民不断产生,但朝廷却没有精力去应付。

  常年灾荒导致朝廷税收降低,但明末北方的边患较多,各地民变也需要镇压,导致军费开支不断增加,面对入不敷出的财政情况,朱由检直接决定增加农业税,导致了西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后用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的一段话结尾:“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