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费尽苦心选的陵地为什么会被清朝顺治占用?
清朝顺治为什么侵占了明朝崇祯的墓地,接下来听听为什么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明代自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并将陵寝建在昌平境内的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后,历代皇帝的陵寝都在天寿山脚下兴建。到崇祯皇帝继位时,天寿山的风水宝地几乎都被先祖占完,再难找到合适地方。为此,崇祯皇帝愁闷不堪。
内阁大学士温体仁、礼部尚书李腾芳了解到崇祯皇帝的心思后,联合上了奏折,提出既然天寿山没有上佳地方,不如在北京近郊另选吉地。崇祯皇帝见了奏折,心中大喜,其实他也有要另选陵址的打算,但又怕违反祖制。既然有大臣提出,于是顺水推舟降旨执行。钦天监监正朱裕等人多次到京郊详细勘验。经过几番周折,终于确定以马兰峪附近的凤台山为陵址,并派人将这里看护起来,一旦佳穴确定,立即破土兴建。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起义军杀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寿皇殿旁的槐树上自缢而死,大明灭亡。随后,清兵入关,为笼络汉人之心,稳定政局,清廷在昌平天寿山脚下鹿马山南麓建造思陵(原田贵妃墓,后经增修,又葬入崇祯皇帝与周皇后),草草安葬了崇祯皇帝。
令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自己费尽苦心选择的陵地,竟被清朝顺治皇帝占用了。
顺治亲政后,按照历代帝王习惯寻找自己的“万年吉地”,但大臣们历尽千辛万苦,花了近两年时间,转遍了北京城四周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选中的几处风水宝地,但都被顺治皇帝否定。
一日,顺治皇帝率群臣打猎,沿长城向东来到河北遵化县所辖的马兰峪镇一带凤台山时,顺治来到一处高坡,勒住坐骑,举目四望。只见高山连绵,岗峦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一条条天龙奔涌腾越呼啸长空。在天龙盘旋飞舞的中间,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气盎然。东西两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顺治皇帝指着这块地道:“此山很有王气,可为朕寿宫!”遂命随行堪舆大臣和钦天监官员架起罗盘,按八卦方位二十四山向,运用阴阳五行玄妙之机进行测算。所属臣僚和术士们已窥到顺治皇帝的心事,也感到此处确是王气逼人,气度非凡,于是在测算一阵后添油加醋地说:“皇上圣明,深得搜地之窍,令观之支法,见龙脉自太行而来,势如巨浪,重岗叠嶂,茂草郁林,实属万乘之葬也。再看那山势如五魁站班,指峰拂手,文笔三峰,惚若金盏,形若银瓶,恰似千叶莲花,真乃上上吉地。”
尽管顺治皇帝选定了陵址,但由于当时清兵入关不久,基业方定,整个中国西部、南部、西南尚处于清兵与南明小朝廷以及各种武装势力的生死搏杀中。在这种形势下,顺治帝以国事为重一直未建自己的陵寝,直到死后的康熙登基才将陵寝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