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和李自成都没有解决的财政问题 清朝是怎么做到的
对崇祯和李自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和李自成都难以解决明末财政问题,为何满清却解决了?
历史上崇祯的基本盘是文人士大夫,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想收税,就得从他们口中夺食。夺的少了,什么用没有,夺的多了,自己的基本盘不要了?不怕人家换个皇帝?清代就简单多了,上来就直接收税,什么?不交?杀!杀他个人头滚滚又如何,人家是入侵者,基本盘又不是你们,抢的越多,基本盘越满意好不好。只是考虑到日后的统治,才找了个平衡而已。明末阶层固化愈发严重,既得利益体铁板一块,趴在百姓身上吸血,财富多数流入囊中。
而百姓不堪重负,平年尚且难过,遇变故更是民不聊身。满清入关,相当于大破大立,使社会轻装简行,清前期官老爷们规模和胃口都还小,百姓也轻松很多。闯王其实也可以,只是下盘不稳,没站住脚跟。而明代财政收入减少的本质就是庞大的社会人口将整个国家的资源产出全部消耗掉了,国家的税收就自然变的困难。
但是国家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年产量在技术和育种上没有巨大革命的话是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但如果人口数量逼近极限值,每年的粮食就会被庞大的人口迅速消耗掉,而且受不得任何风吹草动,任何一次天灾人祸就会造成大面积饥荒。明末时候,崇祯真的信收税的没贪污,导致财政崩溃的,崩在了末,而不是明,根源是那些深宫出生,宦官喂大的帝王不懂基层运转规律,只能杀杀眼前的人,又不懂人心好恶,杀的还尽是不该死的。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王朝周期律,我朝周期律了解跳过,他们可不了解呀,所以再归根到底还是缺少各种思想。明代的皇帝王爷官员地主们太不把百姓当回事了,清代入关好歹还考虑个统治稳固的问题,反观明代,不亡才怪呢,看过很多史料,明末百姓对皇帝忠诚还是挺高的,但是跟命一比呢,陕西的农民都吃土活不了还有各地的蛀虫藩王们,官员和地主把农民压榨到死,各个吃的满嘴流油,清代入关后能轻易统治中国,也跟明末的对农民的统治有关。
说俗了就是,之前我活不下去,现在好歹能半死不活,有口饭吃了,我凭啥还帮你明代皇帝卖命了(江南和四川地区富庶,反抗当然更激烈)通过改朝换代的战争让破产的流民又变成了有产的自耕农。亚细亚生产模式的周期一直如此,像三国、安史之乱都类似王朝初年,国家有地,人少地多均田制,盛世。王朝末年,国家没地,人多地少土地兼并,农民变流民,乱世。封建社会的税收基础是男耕女织的自耕农,按亩纳税。大地主往往可以靠贵族特权少纳税。
而中原的耕地就那么多,没有撂荒土地,自耕农的后代就只能平分自己的地。一代人比一代多,地少到无法维持亚细亚生产模式,就只能被大地主土地兼并当佃农了呗。大地主是国家权利阶层,又缴税少,最后必然财政危机,直到新的阶层比如外敌或者农民起义打破这种秩序,重新分配土地。崇祯和李自成应该分开看,李自成属于草台连班子都没有,没有管理,没有规划,基本也就不能成功,历史书里说的,农民起义限于其局限性注定失败。
再说崇祯,我认为,崇祯的失败抛开个人能力而言,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和注定要走的过程,士绅和官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会慢慢的脱离民众,脱离和脱节导致了利益的分化以及贫富差距的一再扩大,而主要以道德和威信为约束前提的社会管理,再附以强大的文官集团注定朝代没有自我更新和纠错的机制,所以这趟车只能没有回头路的往前开,直到朝代更替,一切从新开始如此往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