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如何得名的?探索重庆历史的由来
为什么小编整理了重庆市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
重庆市,简称渝,别称山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边是湖北省、湖南省,南边是贵州省,西边是四川省,北边是陕西省,全省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3124.32万人。
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时期,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时期,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西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
战国时期,巴国被秦国所灭,置巴郡,秦朝时期,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期,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
公元190年,巴郡三分,永宁郡治江州,固陵郡治鱼复,巴郡治阆中。公元201年,复改永宁郡为巴郡,固陵郡为巴东郡,巴郡为巴西郡。
东汉初期,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东汉末期,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三国时期,刘备在巴东郡白帝城(今奉节)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西晋巴郡改属梁州。东晋十六国时,巴郡为成汉所辖,今重庆东部则为东晋巴东郡管辖。
隋文帝时期,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隋炀帝时期,复为巴郡。
唐朝时期,初为渝州,后改南平郡,先隶属于夔州总管府,后改隶夔州都督府,为山南西道辖地,公元758年,复为渝州,公元759年,渝州改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北宋时期,属于夔州路管辖,公元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南宋时期,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南宋末期,蒙古军队大举南侵,公元1259年,在重庆合川打响钓鱼城之战,蒙古大汗蒙哥被流矢击中身亡,此后欧亚各战场蒙古众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续20年,甚至改变了欧亚战场的格局。
元朝时期,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四川南道宣慰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朝末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
明朝时期,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今重庆直辖市所辖地区依旧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
清朝时期,今重庆直辖市所辖地区仍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后又分出酉阳直隶州和忠州直隶州。公元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为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重庆成为第一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
公元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将重庆升为直辖市,为中华民国“陪都”。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1953年3月,重庆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
1997年,将原属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中央直辖市。
截至2019年末,重庆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
26个区分别为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
8个县分别为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4个自治县分别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