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婴拥兵两万本来可以自立为王 陈婴为什么还要投奔项梁手下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婴投奔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陈婴,是东阳的令史,平时做人做事谨慎守信,大家对他评价非常高,都称道他有学问有道德,在当地算是有文化和又有威望的人。
秦二世元年,官府征召阳城一带九百多名农民去渔阳充当守卫,陈胜吴广被军官看中,安排做领队,因洪水冲坏道路,不能继续前往,在大泽乡露营,陈胜知道无论如何都无法按期赶到渔阳,就抱着“怎样都是死”的想法,揭竿而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造反后,在大泽乡招兵买马,当地不满暴秦的人们纷纷加入,队伍迅速扩大,集结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吓得当地的郡太守和县令弃官而逃,部分抵抗的官兵更是不甚一击。
陈胜举兵称王的消息一传出,各地深受暴秦压迫的人们相继效仿举兵起义。而会稽郡守殷通得知消息,赶紧把项梁请到官邸,好声和他商量对策,打算任命其和桓楚为大将军,提前控制和震压当地人们造反。
郡守殷通哪里知道,此时的项梁已有造反之意,正愁没有合适的时机。于是,项梁略施小计,以只有项羽才能找到在外躺避的桓楚为借口,借机走出门外小声交代项羽如此那般。杀了殷通后,项梁提着殷通的头颅,带上官印,走到室外。
下属一见到殷通的头颅,极为惊恐,又看到旁边身高八尺威武的项羽,更是畏惧万分,不敢轻举妄动,更没人反抗。
项梁和项羽轻易收罗了郡内的八千士兵,宣告举兵起义。项梁自封为会稽郡太守,封项羽为副将,率领军队渡过长江一路向西进发。
而当时的东阳,也有一帮年轻人效仿起事,杀了东阳县令,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但是,这帮年轻人都是有勇无谋,没有一个是当首领的料。于是,大家想到了陈婴,叫他来当首领。
然而,陈婴一再推辞,说自己何德何能,没有本事当得了首领。但是,这帮年轻人好似就认准了他,陈婴越是推辞,就越让大家觉得非他莫属,强行推举他做了首领。后来宋太祖的“黄袍加身”不是首创,陈婴无端端做了首领才是原创。
项梁得知陈婴已经攻下东阳,就派使者前往与陈婴联络,要和陈婴联合一起讨秦。在当时,这种寻求联合的情况很多,各地势力刚起步,对于秦始皇几十万大军来说,实力相对还是比较弱的,唯有联合一起才有决胜的实力。
自陈婴做了首领后,由于他个人魅力的影响,得到当地人们的极力拥护,队伍也迅速扩大,由原来的八千人增加到二万人。此时,大家就想干脆立陈婴为王。
陈婴犹豫不决,觉得此事要征求母亲意见。陈母说:
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译文是这样的意思:自从我嫁入你陈家,从来都没有听过你家祖先世代出过显贵的人物。你现在突然得到如此大的名分,不似是吉祥的事。你不如另找一个领头的人,你做他的属下。如果起事成功,你也有功绩,也能封侯,万一失败,你可以逃亡,因为你不是主将,不引人注意。
陈婴听后,觉得母亲所说甚是。于是,他就对手下官兵说:
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众官兵听了陈婴推心置腹的话语后,愿意跟随他归属项梁。
后来,项羽兵败死后,陈婴降汉转投刘邦,到了汉高祖六年,得封堂邑侯。
为什么当时陈婴不敢自立封王呢?笔者认为,其实当时陈婴还是想封王的,在当时乱世时代,又有谁不想做王呢,只要敢揭竿而起的人物,一不小心总是有机会做到帝王的,只是他做人一直谨慎,不被欲望冲晕头脑。
陈婴的母亲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她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对儿子立王的事情上,她考虑得很周到,很长远。在古时,不是显赫的家族,或不沾王室贵族之气的家族,带兵打仗自封为王,出师无名,都是难以服众的,最终都没有好果子吃。
为什么项梁要找到流落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心正,并立其为王,就是要顺应楚国民众的愿望,从而出师有名。所以说,陈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
古时候,每个朝代对处理反动起事的人,都有一种做法,就是法不责众,官府往往追究杀头的,就是出头的人,也就做出头鸟的人,对其他人则不追究,采取收编的方法,一来可以扩大队伍,二来可以争取人心,少很多敌对势力。
陈婴一生的成功,应该跟他有一个能辨清时世,充满智慧的母亲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