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与张良都是西汉前期的重要功臣,两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张良与陈平都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人生的追求也不同。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邦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无疑是他善用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纵观他手下的得力助将,皆有自身长处。张良和陈平是刘邦智囊团的核心。他们虽少有沙场战功,却以自身的智谋一次次为刘邦解决难题,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司马迁为张良、陈平立传也是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他们各自的特征。
一、出身迥异,各有追求
首先张良和陈平家世出身就截然不同。张良乃韩国贵族出生,家族五代为韩相,虽然到张良时韩国己被秦所灭,他己沦为没落贵族,但是几代积累下的贵族气质不会轻易散去,故而在诸多问题的思考与行事时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陈平则不然,其出身贫苦,依靠兄长才得勉强读书。张良是忠臣之后,贵族遗少,其志向是为国复仇。陈平满怀建功立业的志向,是个人要追求好的生活环境,摆脱贫穷的现实境况。
张良身上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韩国被秦国所灭,张良作为韩国五代相国之后,他没有忘记为人臣的责任,即便国破家亡,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国报仇,所以就算遣散家僮、弟死不葬,也要收集钱财,蓄积力量为故国报仇,哪怕力量微弱,他还是把国家放在首位。
张良在博浪沙刺秦失败后,收起锋芒隐居下邳,十年时间修炼自己,日夜苦读《太公兵法》,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寻得机会复仇。陈涉举起反秦大旗之时,张良也聚集了百来个青年欲找人合作起事,在去往见景驹的路上遇到刘邦。张良初见刘邦见其超人之处,仅仅将刘邦视为自己反秦复仇的合作伙伴,并非一心助其成就霸业。
他跟随刘邦去薛地见项梁,见项梁拥立楚怀王,就趁机对项梁说:“君己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此时张良心里所想是像项梁拥立楚国后裔一样寻得韩国王室的公子,拥立自己的王室。
项梁派张良寻得韩国公子韩成,立为韩王,任命张良为韩国申徒,张良随韩王一起带兵去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此时的张良对于复国的意念还是很强烈,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是跟韩国的复兴连在一起的。张良跟随刘邦攻下韩国十余座城,此时的张良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归属刘邦。汉元年正月,刘邦正式成为汉王,刘邦让张良回韩国,而这时项羽在彭城杀了韩成,韩成之死就意味着恢复韩国又成为了泡影。
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也未提及韩成作为韩国王有何功劳业绩,只写是张良要求项梁立韩成为韩国王,也是张良助韩王成攻取韩国的领地。在《项羽本纪》中写到:“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之彭城,废以为后,己又杀之。”项羽不让韩王成封国是因为他无军功,但这应该是项羽的借口,也因为是韩王成作为一国之主,确实没有领导才能,没有能将一个国家的重担撑起来的能力,所以和张良辅佐韩成恢复韩国无果。
韩成的死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暴秦已经将韩国往昔的气数消磨殆尽,仅仅依靠意念和理想,靠无能的韩国之后来复兴往日的故国已然是不可能了。至此,张良才真正地归属了刘邦。张良和刘邦共事,看出刘邦的领导才能,所以张良真正归顺于刘邦时,他自身所带有的那种忠君思想依然是张良人生观中的一把直尺。
张良一旦内心认定君主,就会一心辅佐。后来在辅佐刘邦所做的一系列举措都证明了张良作为帝王,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高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如阻封六国之后、劝高祖封雍齿以安定军心、建议请商山四皓阻止刘邦废太子,都是以国家的安定为前提,张良身上的义永远都是大于利,官位钱财对他来说似乎比实现自己内心所愿望的理想轻了很多。
《留侯世家》中张良有一段话:“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这段话总结了张良一生的印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路线。从他一出场到他要身退,似乎都在证明他对于钱财官位的淡薄。
他要复兴韩国是最初的梦想与责任,而辅佐刘邦成就帝业是他追求理想的升华。看到刘氏帝业坐稳,天下归于统一,他深知伴君侧的隐患,也深知相对太平的政治舞台上他作为帝王师的责任已经到了可以止步,所以他潇洒弃了人间世,走向自然世界领悟另一种生命的体验,这不可不说是更深的境界。张良一生,跟他家世教育分不开,更是他自身修为所体现的精髓所在,所以他的追求是比其他功臣是高出世俗羁绊的选择。
陈平起初生活贫困,在社会最底层谋生的他以“分肉比天下”,志向高远,势必要走出乡。他从小看过底层老百姓生活之艰难,跟张良相比,陈平更懂得金钱权利的重要。他走出去,先想到的是生存,只有生存的前提下,自身的抱负有可能实现。
所以陈平在魏王、楚王那里没受到重用,最后投奔到刘邦账下。第一次见刘邦,刘邦没有特殊待见,陈平不失一切机会,他懂得把握时机推荐自己,几句话就让刘邦拜他为都尉。周勃、灌婴等人在刘邦面前告陈平状,说他在军中受贿。汉王怀疑他,责问为何私自收将士钱财,他对汉王说:“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由此看来陈平是比较看重钱财的。
哪怕是在军中,他觉得办事情需要资金,这种思想可能就是来源于陈平之前生活的环境所影响。在他之前生活的地方,穷人和富人生活差距之大、地位之悬殊,让陈平深知唯有自己拥有钱财和地位,才能有较好生活的机会,所以陈平做事的前提是自己能生存。
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陈平就出计策,让刘邦捐数万金,行反间计去离间项羽君臣,确实如陈平所想,金钱起到了反间的作用。陈平跟随汉王,一路分封,从最初的都尉到户牖侯,再到曲逆侯,他出奇计六次,被分封六次。
总之,陈平是在一条通往权利中心的路上平铺直上,跟他的思想价值观是分不开的,陈平是务实者,他在生存的基础上考虑更高尚的理想。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司马迁没有详细写陈平那些神秘的计策如何“阴谋”,但是从这些语言可以得知,陈平很多计策,也许是不符合道义。
有时候是为了生存自保,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谋。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陈平立刻就会想到自保,所以樊哙事件陈平就以智取的方式避免杀身之祸,甚至获得吕后信任,升为左丞相。吕后逝诛诸吕,迎来文帝时代,陈平懂得迂回,懂得君主的心理,所以以静制动,在适当的时机,得到文帝信任,让搭档周勃佩服,最终荣升专一丞相的职位。
陈平的追求梦想之路,是跟权利联系在一起,他一路走来没有刻意去争功论赏,从贫民成为汉帝国政治权利中心的重要人物,他得心应手、进退自如,他“分肉宰天下”的梦想在拥有权利的时候也终以实现了。
二、足智多谋,共同助汉
楚汉相争,刘邦胜出最大的原因就是手下将领各司其职,刘邦不仅有“汉初三杰”来稳定前方前线,更有张良和陈平那样的谋士中的佼佼者在后方,皆归入刘邦帐下。如果“汉初三杰”是用自己的力气为刘邦出力,而张良和陈平是用他们的智谋让刘邦大业提升了高度。张良和陈平都具有很高的政治智谋和军事理论经验。
虽然张良和陈平因为出身不同,道德取向的标准不同,但是他们作为刘邦身边的重要谋士,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看《留侯世家》和《陈丞相世家》,司马迁写的最多的就是张良、陈平与刘邦相遇后,为刘邦出计策,解决难题,似乎在刘邦危难之际,只要有张良和陈平,死局总会找到出口。
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一代大将风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魁梧的,就连司马迁都认为张良的形象应该是髙大魁梧的,但是见到画像,张良的外貌确是清秀的像妇人。司马迁不得不赞叹,外貌不如男子,却可以成为帝王师,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陈平长得高大俊美,其嫂和邻人都觉得陈平空有好的皮囊,更不用说会耕作。
陈平高大俊美的外表绝非无用,在日后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不仅外貌与众不同,而且智能超群。如此外貌特征的两个人作为刘邦智囊团的顶级人物,在汉初政治舞台上演绎了他们的一生。张良、陈平各自的道德追求不同,张良是义谋、陈平是阴谋。
但是司马迁秉着“实录”的精神,客观地写出了张良、陈平的人物形象,他们为刘邦出谋划策,经常救刘邦于危难。张良和陈平一同出谋划策最明显的是在擒韩信的计策上,司马迁皆有记录。韩信作为军事天才,为刘邦开疆扩土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这样一位集智勇仁义于一身的天才在君王眼里就是最大的威胁和隐患,刘邦除掉韩信之心早己显现。君王想除掉一个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张良、陈平自然比韩信懂得收敛锋芒,为了自保,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皆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其他人劝说韩信谋反,韩信还是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没有要谋反的意思。但是在刘邦的猜忌下,张良、陈平献策,吕后和萧何密谋,韩信就走向了他的人生末路。
刘邦征战一生,生死存亡时刻张良和陈平出策救他,司马迁分别记载于两篇传记,同一件事情中均有张良、陈平计,体现出他们卓越的智谋计策。项羽和刘邦在鸿沟立定平分天下之约,刘邦当时觉得有一般的江山对于他来说已经足矣,所以想要西归。当时张良、陈平皆看出刘邦当时的势力,可以一举打败项羽,所以建议刘邦趁机攻打项羽,所以刘邦采用张良、陈平的计策,追击项羽大破之,项羽终在垓下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
三、总结
张良、陈平,他们的计谋不管是智取还是阴斗,对于刘邦的事业确实是功不可没。他们作为西汉前期的重要功臣,以传奇的经历,务实的精神,超群卓越的智谋助刘邦赢得了天下,作为帝王师、重要谋士的他们,都是以自身的智慧赢得了刘邦的信任,载入史册,后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