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很多反对的声音,为什么朱棣依旧坚持迁都?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原本是定都于南京的,而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在靖难之役过去后,成功登上皇位的朱棣做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决定,毅然决然决定迁都。而当时的朝中是存在着很多的反对声音的,他们认为军事的防御力量过度向北集中,容易造成全国边防兵力的失衡,而且由于北方与南方的经济中心距离过远,还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那为什么朱棣还是做出了出迁都这个决定?并且毅然决然不顾反对的执行了。

  迁都之想,朱元璋时已有

  其实迁都这个想法不是在朱棣时期就有的,当年朱元璋尚在位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当时的朱元璋觉得南京的位置不是中心,位置过于靠向西南,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当时打算迁都,并且已经将迁都的四个地点选择好了。

  迁都的准备还未做好,太子朱标前去考察,不幸的是朱标便在考察完之后的第二年逝世了,朱元璋悲痛欲绝,朱标的死也深深打击了朱元璋,至此以后朝中也无人再敢提迁都一事。

image.png

  朱棣天子守边,防御加强

  朱棣夺取皇位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皇位,推行了很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迁都。至于朱棣决定迁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北方的蒙古势力仍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力不容小觑。而且蒙古曾经也是朱元璋最大的敌人。当时在朱元璋,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曾经封赐多位皇子为藩王,目的就是要他们镇守长城沿线各地。

  但后来经过建文帝的削藩事件之后,北方的防务大不如以前,有的皇子被解除了兵权,有的被废掉了,更有甚至离开了封地。这些做法虽然利于皇权的加强,利于朝廷统治的巩固,但是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北方边境的防御力量,为此北方蒙古虎视眈眈。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抵御北方边患的需要,朱棣的迁都有着重要意义,以“天子守国门”的方式全力拱卫边境,是防止北部威胁的有效措施,同时又能进一步遏制住东北地区女真的发展。因此朱棣的此次迁都,对于维护当时政权的稳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安全需要,平衡南北

  另一个迁都的重要原因是,朱棣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是这个皇位属于是在自己侄子手中抢来的,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古时候封建社会中又最讲名正言顺,因此朱棣在夺完皇位后,南方的民心尽失。

image.png

  朱棣夺位之后又大肆屠杀那些反对自己的声音,使得大臣们人人自危,而此刻南方的百姓还在时时刻刻念着他们忠厚仁义的建文帝。这样一来,朱棣如果继续呆在南京,便是时时刻刻生活在一个四周众人皆视自己为敌的环境中,对于自己的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加上建文帝又来了个神秘失踪,不知去向,这一切都使得朱棣需要尽快回到自己熟悉的北方。

  另外由于多年长时间的战乱问题,当时的南北双方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提供人才方面都已经失衡,朱元璋时期“南北榜”的科举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常年战乱使得北方万物凋零,人才尽失,朱棣此时的迁都,更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利于南北双方的经济相互平衡与扶持,也更有利于人才向北方的转移。

image.png

  事实证明,朱棣的迁都政策无疑是一项成功的政策,在对外上提高了北方的防御力量,震慑住了虎视眈眈的蒙古,同时也遏制住了女真的发展,在内部促进了全国地区的经济繁荣,造就了永乐盛世。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