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说到长平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决定战国末期局势走向的长平之战打响,一方是国力蒸蒸日上的西方强秦,另一方则是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后起新秀赵国。“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耗时三年的长平之战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虽然实力大削,但其统一天下的步伐再也没有了阻碍。作为赵军的主帅,相比百战百胜的武安君白起,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受到后人的诟病。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只能怪赵括吗?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赵国的失败呢?

  一、国君不察,引火烧身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在拜范雎为相后,秦昭襄王便积极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制定了先对较自己最近的赵魏韩动手,暂时不管较远的齐楚。然而与之同时期的赵武灵王也在积极改革备战,“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但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孝成王却并没有继承这番理想,因为贪恋土地,赵孝成王笑纳了不愿投降秦国的上党郡,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竟然会带来日后差点亡国的大麻烦。

image.png

  上党郡原属于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秦国左庶长王龁攻打并占领了韩国的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不愿意投降秦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心一横,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平阳君赵豹的极力劝阻也没能让赵孝成王改变主意,但赵孝成王就算再愚蠢也是知道白起和秦军的强大,又问赵豹何人能够与白起为敌。眼见王意难改,但赵豹还是尽了臣子的本分,推荐了老将廉颇,“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

  二、名将连败,坚壁自守

  赵孝成王和赵豹料对了一半,秦昭襄王果然派来了大军,但另一个好消息是率领大军的并不是白起,而是刚刚打胜韩国的王龁。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赵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但很显然,廉颇并非野战强将而王龁也不是吃素的。在王龁的指挥下,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连下两个重要军事据点,斩杀赵军都尉四人,廉颇败退。同年,王龁又击破廉颇的防御,斩杀赵军两名都尉,廉颇不得已退至丹河东岸,“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image.png

  当时,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已死,蔺相如也是病入膏肓,堪称赵国“双壁”的李牧和廉颇,一个还在北方抗击匈奴,另一个则因为作战失利越发不受赵孝成王待见。廉颇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作战不利,但在廉颇的坚守下,王龁也难以将战线推进,双方就这么陷入僵持阶段。此时,其余五国实力尚存,战事拖得越久对秦国越不利,于是秦昭襄王积极召集群臣商议如何逼迫赵国主动出击。而赵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在国力、土地只是秦国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赵孝成王也不想再拖下去了,于是他下了数道命令让廉颇主动进攻,但都被廉颇拒绝了。

  三、战略失误,赵括“背锅”

  就在赵孝成王担心廉颇拥兵自重,又考虑到临阵换将对战局的不利而犹豫不决时,一道“消息”传入了他的耳朵,说廉颇老了,不敢与秦军作战,而秦国上下只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一寻思也是,赵奢是能够打败秦军的名将,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又熟读兵法,且“纸上谈兵”的本事比他父亲还厉害,可以重用,于是用赵括替换了廉颇。赵括也顺应赵孝成王的心思,一改之前廉颇被动防守的策略,摆出主动进攻的架势,打算和秦军决一死战。

image.png

  不仅是赵孝成王在沾沾自喜,认为大胜的消息就要到来的时候,秦昭襄王也是喜笑颜开。原来流传赵国的谣言都是秦相范雎传播的,目的就是赵国换上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赵括。为了保险起见,秦昭襄王还暗中换下了历仕三朝,大败廉颇的宿将王龁,以白起为主帅。秦赵再度交锋,白起命令先锋部队示敌以弱,而赵括还被蒙在鼓里,认为王龁也不过如此,于是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然而四十多万大军陈列在秦军营垒之前却不得而入,反倒是被白起阻断了后路,“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终于,在被围困四十余天后,赵括因为突围失败战死,赵国降卒尽数被下令活埋。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上党之争,如果赵国不争夺上党,就是放任秦国在自家脑门上“跳舞”,接不接受上党只不过是选择慢性死亡还是在殊死一搏后继续慢性死亡。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是必败的结局,悲剧从赵孝成王接受上党开始就已经注定,廉颇的作战失利让这位年轻的王不甘坐以待毙,他以赵国的国运做豪赌,将筹码压在了同样年轻的赵括身上,若说谁是造成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和四十余万大军冤死的罪魁祸首,赵孝成王首当其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