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和北魏有关系吗?曹魏和北魏有什么共同点?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魏和北魏有哪些共同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魏国,就是曹魏与北魏。这两个魏国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我们今天就讲这个话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而分天下者有三,北有魏,西(南)有蜀,东(南)有吴,是谓三国。魏国的建立者名义上是魏文帝曹丕,但曹丕如果没有英明神武的老爹曹操打天下,军事能力严重短板的曹丕是不可能打下这片江山的。只不过曹操出于各种原因拒绝称帝,自己当“周文王”,把挨骂的事交给儿子。
曹魏这个称呼是后人给起的,以姓加国号合称,这也是历史惯例。比如刘裕建立的南朝宋称刘宋,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称赵宋,又如杨隋、李唐、朱明。元朝和清朝的皇帝姓氏较长,没有孛儿只斤元、爱新觉罗清的叫法,更多的是称蒙元或满清。
对于曹氏魏国本身,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是什么曹魏的,他们只说自己是魏或大魏。一如刘备不可能称自己是蜀国,只能称大汉。北魏也是如此,“北魏”是后人为了方便区分曹魏与北魏,在魏字的前面加上“曹”、“北”。
北魏建于公元386年,开国皇帝是年仅16岁的拓跋珪,鲜卑人。北魏的建国与曹魏略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很大的区别。曹魏真正的建成时间当是在曹操控制中原地区开始,之后灭掉袁绍,南下荆州(最终控制襄阳等地),再平定西北马超,形成现有的规模。北魏的先祖是鲜卑部落首领拓跋诘汾,后来发展壮大,到了公元338年,19岁的拓跋什翼犍建立了代国,割据于内蒙古中南部一带。公元376年,代国被前秦灭亡,但十几年后前秦在淝水之战后崩溃,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又复立代国,后改国号为魏,也就是北魏。两个魏国的建立,区别在于曹操与曹丕之间实现了权力的无缝对接,代国与北魏则属于隔代继立,北魏继承了代国的“历史遗产”。
关于北魏的称呼有必要说几句。在北魏出现之前,只要提到“魏”,一般都是指曹魏。北魏成立后,有时将曹氏魏国就称为“魏”,比如《魏书-地形志》开篇就称“魏世三分,晋又一统。”对曹丕也直称为魏文帝。北魏之后,唐朝史家为了区别两个魏国,有时把拓跋氏建立的魏国称为后魏,后世有时也称拓跋魏或北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皇族改姓元,有些史家也将北魏称为元魏,以示与曹魏有所区别。
论统治区域,曹魏和北魏差不多,都是一统北方,与南方王朝为敌。不同的是,曹魏在南线有两个敌人,西有蜀汉,东有东吴。北魏只有一个敌人,先是与东晋南北对峙,之后又与刘裕建立的宋,萧道成建立的齐,萧衍建立的梁南北对峙。
曹魏最强盛时,南线的东端在长江北岸(不沿江),然后沿着这条线向西延伸。曹魏南线的西端基本上以秦岭为界与蜀汉对峙,现在的陕西省汉中市并没有在曹魏的版图上。长江北岸(不沿江)——秦岭以北的地区,基本上就是曹魏的地盘,其东北统治朝鲜半岛的北部,包括辽宁省大部,然后以燕山山脉为界,再向西南沿着黄河(南北走向,今陕西省与山西省的河界)划界,到了陕西省韩城市以北,边界线再向西延伸,包括甘肃省大部,以及西域地区。
北魏与南朝的边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由北向南扩张的过程。枭雄刘裕控制东晋并灭掉南燕、后秦时,北魏与东晋约以黄河为界。刘裕死后,刘宋国内形势混乱,北魏趁机南下,占领了包括洛阳在内的河南部分地区。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北魏趁刘宋内部互相攻杀时出兵南下,占据青州、兖州、徐州、冀州四州之地,以及豫州的淮西之地。刘宋在公元479年为萧齐取代,北魏与萧齐的边界基本就是东以淮河为界,西以秦岭为界。北魏在北方的统治区域要略大于曹魏,长城以北甚至是阴山以并的地区都为北魏控制。北魏的西线控制了甘肃大部以及西域的东部,但北魏的东线不如曹魏,失去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控制权。
曹魏和北魏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者最后一个国都都在洛阳。曹魏之前的国都在哪?实际上就在许都。你可能会说许都不是汉献帝时的东汉国都吗?没错,但当时的东汉只是个由曹操控制的傀儡王朝。在曹操控制汉献帝时,将许都视为曹魏的“国都”是可以说得通的。曹魏后来将统治中心迁到了洛阳(洛阳之前还有邺),直至公元265年被西晋取代。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则在牛川称代王,牛川在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西南。随着北魏向南扩张,北魏需要一个更大规模的国都。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将国都迁到了平城,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北端的大同市,著名的煤城。北魏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北魏占据中原地区后,平城距离中原地区太过遥远的矛盾比较突出。孝文帝元宏希望北魏汉化以提高国力,而要汉化就必须把国都迁到中原的文化中心洛阳。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不顾群臣的劝阻,将国都从平城迁至洛阳。
北魏对之前的正统传承,自秦朝以来只承认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不承认东晋,将东晋称为“僭晋”。道理并不复杂,东晋之后是与北魏对峙的南朝宋(齐梁),如果北魏承认东晋,则必然要承认宋(齐梁)的正统,这岂不是等于北魏自我否定?
曹魏和北魏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与吴蜀、东晋南朝共同承担着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