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八位宗室虎臣分别是什么时候离世的?曹丕为何要杀曹洪?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丕年轻时找曹洪借钱,被曹洪拒绝,226年,曹洪门客犯法,曹丕竟然将曹洪下狱,准备处死。
这一年时间很关键,曹丕即将驾崩,身为宗室中仅存的长辈老将,曹洪身份地位最高。
然而,曹丕不仅不准备让曹洪辅政曹睿,反而要杀死他,给人一种刻薄寡恩的印象。
事实上,曹丕虽然有点意气用事,但绝非昏庸,他这一招老辣无比。
曹魏宗室八虎臣
三国群雄中,曹操起兵之时家底虽然没有袁绍兄弟雄厚,但是自从陈留起兵开始,就有众多英雄豪杰相投,使得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阵容堪称豪华。
这些来投的英豪大多都是因势利导,有些是因为曹操占领了兖州,使得当地士族归附,有的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本来就忠心于汉室,还有一些则是在不断征战过程中逐渐收复。
如果有朝一日,曹操越来越弱势,这些人到底还有多少是忠心耿耿,真的很难说。
但是,有那么一些人是完全不用担心忠心问题,无论曹操强势还是衰弱,从起兵之时,这些人就注定了要绑在曹操的战车上,与曹同休,他们就是曹姓、夏侯姓,两大宗室。
关于夏侯氏和曹操的血缘关系,咱们今天不讨论,但是在曹魏一朝,夏侯与曹无二,完全可以称之为宗室。
在这些宗室重臣中,最有名的被后人称之为“宗室八虎骑”,分别是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纯。
陈寿:“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八虎臣之殇
观曹魏一朝,随着这些跟随曹操一起打天下的宗室离世,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最终竟然被司马氏篡权夺位,令人悲叹!
八位宗室虎臣分别是什么时候离世的呢?
1.210年,曹纯去世
曹纯是曹操堂弟,从曹操于陈留起兵就跟随,也是曹操虎豹骑的第一位统领。
210年,曹纯去世之后,曹操感叹无法再得到曹纯一般的人才,于是亲自统领虎豹骑。
2.219年,夏侯渊战死
定军山一战,老将黄忠扬名天下,而背景板就是夏侯渊的战死,虽然被黄忠做了踏脚石,但是夏侯渊能力毋庸置疑。
3.220年,夏侯惇病逝
这一年,先是曹操病故,然后曹丕登基,夏侯惇被封为大将军,成为武将之首,但是没多久就病逝。
夏侯惇是夏侯家最功勋卓著的武将,因此在曹叡继位之后,得以配享太祖庙,有这个荣誉的一共三人,另外两位分别是曹仁与程昱。
4.223年,曹仁病逝
夏侯惇死后,曹仁就成为宗室第一武将,被拜为大将军、大司马,执掌魏国军事大权。
223年,曹仁率军进攻濡须口,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在曹叡时期,也得到了配享太祖庙的荣誉,是曹姓第一大将。
5.226年,夏侯尚抑郁而终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堂侄,自幼与曹丕亲近,深得曹丕信任。
夏侯尚的妻子是曹真的妹妹,曹真兄妹是曹操一手养大的,跟曹丕关系也比较亲近。后来夏侯尚宠爱一个小妾,疏远了妻子,被曹丕发现后,竟然下令绞杀了这个小妾。
夏侯尚得知消息之后,抑郁而终。
6.228年,曹休惭恨而终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被曹操称为“曹家千里驹”,视若亲子。
曹丕驾崩之后,曹休与陈群、曹真、司马懿成为四大辅政大臣。曹叡继位之后,曹休被拜为大司马,成为武将之首。
228年,东吴周舫诈降,使得曹休大败,惭愧不已,病逝。
7.231年,曹真病逝
曹真是否是曹氏血脉还不一定,他其实是以曹操养子的身份出现在曹魏阵营。
因为与曹丕 一起长大,关系非凡,再加上力大勇猛,是曹操留给曹丕的重要虎将,也是第二任虎豹骑统领。
曹丕去世时,曹真与曹休等人一起担任辅政大臣,也算是曹氏最后的名将。
8.232年,曹洪去世
为什么说曹真是最后的名将,因为除了曹洪外,曹真是最后去世的,而曹洪却是跟曹操一个辈分,年龄相仿,跟曹真相差一大截。
总结:曹丕去世于226年,在此之前,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纯、夏侯尚都已经先他而去,留下的宗室重臣已经只有曹洪、曹真、曹休三人,而这三人之中,又是曹洪最年长,地位最高。
曹丕是一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
197年,曹操南征,张绣率众投降,没想到曹操却在意气风发之时,做了一件糊涂事,强纳了张绣的婶婶邹氏。
这个邹氏在当时张绣军中地位可不简单,因为张绣的兵马都是继承自他的叔父张济,作为张济的遗孀,在自己的军中被外人侮辱,无论张绣心中怎么想,都不得不为自己婶婶讨回一个公道,于是张绣反了。
曹操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第一继承人曹昂战死,侄子曹安民战死,第一保镖典韦战死。
然而,在199年,曹操与袁绍进行最激烈的官渡之战的档口,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曹操却不计前嫌,并没有苛待张绣,也没有找他算旧账。
在征讨乌桓之时,张绣还被曹操增加食邑,达到2000户,算是非常重的赏赐了。
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三国志》
张绣的经历,深深地反应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心胸之开阔,或者说他的一切所作所为,最先考虑的永远是大业,而非私人感情。
与之相反的是,曹丕做事则反其道而行之,经常意气用事,举两个例子:
1.前面提到的夏侯尚之死:
当曹丕听说了夏侯尚宠爱小妾之时,不顾夏侯尚身居高位,竟然私自绞杀了他的小妾,致使宗室重臣抑郁而终,损失不可谓不小。
在夏侯尚病重的时候,曹丕自身估计也后悔不已,多次亲自去看他,握着他的手痛哭流涕。
2.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作为曹操麾下重要将领,于禁跟随曹操征战天下三十年,却晚节不保。
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庞德战死,于禁却投降,曹操得知消息之后,也只是感叹一句:“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三国志》
吕蒙攻破江陵之后,被俘虏的于禁也转而成为东吴的俘虏。此后,刘备发动全国兵马准备为关羽报仇,孙权为了交好曹魏,不仅向称帝的曹丕称臣,还将俘虏于禁遣送回魏国。
回到魏国之后,曹丕表面上安慰于禁,却在他拜谒曹操陵墓之时,令人在墙壁上画满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战死,于禁降服的画面,于禁见此,羞愧而亡。
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三国志》
无论是夏侯尚,还是于禁,都给人一种刻薄寡恩的印象。实际上,仔细品品,却发现,曹丕并不一定有杀人之意,只不过是一种容易感情用事,不顾大局的表现。
否则的话,于禁这种情况,哪怕杀了别人都无话可说,何必非要羞辱致死?除了让臣子们觉得君主刻薄以外,并没有任何好处。
曹丕欲杀曹洪
曹洪家里一直比较富裕,早年曹操的钱全部用来养兵征战,没有多少钱给儿子挥霍,于是年轻的曹丕就向族叔曹洪借钱。
谁知道曹洪并不给他面子,直接拒绝了,曹丕因此一直怀恨在心。
226年,曹洪的一个门客犯了法,曹丕借机将曹洪下狱,并准备处死,满朝大臣求情都无效。
这时候曹丕的亲生母亲卞太后不得不亲自前往,斥责曹丕,说“没有曹洪哪有我们曹家的今天?”指的是曹洪曾两次救了曹操的性命。
不仅如此,卞太后还走迂回路线,威胁曹丕的皇后郭女王:“如果曹洪今天死了,我明天就让皇帝废了你的皇后之位。”
郭女王也不得不痛哭流涕,去求曹丕赦免曹洪。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丕没收了曹洪的家产,削去了官位、爵位、封邑,撸为庶人。
直到曹叡继位之后,曹洪才想恢复官位、爵位、封邑。
曹丕想要杀曹洪表面上是因为旧时恩怨,实际上却并没有这么浅薄,真正原因有以下三个:
1.曹洪太过有钱,说明他很贪婪,作为开国君主,这样的开国功臣,又是宗室,如果曹丕不处置,只会越做越大,最后成为曹魏的蛀虫,危害社稷。
2.最主要的是曹丕此时已经病重,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处置曹洪的这一年正好是曹丕去世的这一年。
已经登基多年的曹丕如果真的想要处置曹洪,有的是机会,根本不用等到临死之前。
曹丕去世之后,曹洪成为宗室中地位最高的武将,但是从曹丕遗留的四位辅政大臣可知,他并不适合。
也许是他没有表现出政治天赋,也许是他地位已经够高,或者是居功自傲,等等。
而以他的地位,如果不任命为辅政大臣,身为晚辈的曹休、曹真如何自处?
因此,曹洪要么被贬,要么成为辅政大臣。
3.就如乾隆将和珅留下给嘉庆杀一样,作为资历最高的宗室重臣,被曹丕处置,是为了江山社稷,可是等曹叡稳固地位之后,完全可以再次恢复曹洪的官职、爵位。
如此一来,不仅能得到曹洪的个人感恩,也能让百官看到新皇帝的仁慈大度,可以说是曹丕留给曹叡的一笔隐形遗产。
正史上之所以提到曹洪是因为不给曹丕借钱,才被曹丕算旧账,我觉得纯属曹丕个人意气用事,他自己心中一直对曹洪当年的行为耿耿于怀,只是公私有别,一直为了大局隐忍在心中,临死之前有了处置曹洪的必要,就干脆将心中隐藏多年的不快放出来,让自己心情舒畅一下,但这决不是主因,甚至连其中之一都说不上,只能说是他想最后肆意一回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