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孙权刘备是怎样选择接班人的,谁的选择最正确?
曹操孙权刘备是怎样选择接班人的,谁的选择最正确?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群雄中袁绍、刘表都因为宠爱幼子,在其死后,势力陷入内乱而崩解。曹操曾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说明曹操注意到宠爱幼子对继承权的伤害。不过曹操本人选择接班人,则犯了另一个错误。
一、曹操:两子互斗
曹操在长子曹昂死后,迟迟未决定继承人,让曹丕和曹植两子互斗,以此来选出最佳继承者。这个做法看似优存劣汰,选贤与能;但两子在竞争接班人的过程中,互相陷害对方,已经在两子心中种下仇怨。
曹丕继位后,赐死曹植的谋臣丁仪兄弟,对曹丕数迁其王位,甚至传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成诗的故事,都显示怨隙已深。
也正因为当初竞争的裂痕,曹丕、曹睿两代都对宗室防范有加,最终使得权臣司马氏一族篡夺政权,以晋代魏,这都是当初曹操选择接班人时没想到的问题。
而曹操推崇备至的孙权在选择继承人,则一点也没有明君的样子。
二、孙权:最爱幼子孙权长子孙登猝逝时,他已经六十岁。虽然孙权接着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他又同时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孙权这种做法,让孙霸觉得自己有机会和孙和一争,于是孙吴朝廷就此分裂为太子孙和派与鲁王孙霸派。
两派为了争夺皇位,斗得吴国乌烟瘴气,就连首席重臣陆逊都在这场斗争中被活活气死。孙权最后的处置是,废掉孙和太子身分,将他流放到长沙,并同时赐死鲁王,将依附孙霸的党羽全数处死,改立年纪最小的七子孙亮为太子。
但因为立幼主,开启往后数十年的皇室内斗,如此一来,孙吴国运从此由盛转衰。
三、刘备:阿斗最棒三国中选择继承人最成功就是刘备,他在刘禅前也有数子,虽然都因战乱失去消息,不过安稳后,刘备随即册封刘禅为嗣子,为此甚至不惜牺牲掉勇猛的义子刘封。
刘备在临终前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当时在身边除了刘禅外还有鲁王刘理,这说明他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子的,但刘备可丝毫没有流露出要改嗣的意思,这保证蜀汉政局的安定。
整体来说,刘禅确实不像父亲刘备这么杰出,不过刘禅治理下的蜀汉,相比魏、吴两国在曹操和孙权死后的动荡,政局是相对稳定的。虽然刘禅后期有宦官黄浩弄权,不过蜀汉的灭亡,还是跟魏国先天的国力差距,这不是刘备换一个继承人就可以解决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继承人来说,刘禅或许能力平凡,不过他还是遵照刘备的遗命,万事听从诸葛亮,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他同样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先后由蒋琬、费祎来主持内外事务,并没有过多干预。
以一个继承人来说,他忠实执行刘备生前的政治路线,北伐曹魏、恢复中原,这比魏和吴的后继者都耽于享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将刘禅放在和平时期,那他或许进取不足,但一个守成之君的评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