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打了败仗,为什么宋太宗却没怎么怪罪他呢?
自古开国君主都有着一帮战功赫赫的老将,宋太祖赵匡胤本就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他手下的将军应该更加骁勇善战才对。
最近的朋友圈和市里坊间的消息很多都是围绕着《欢乐颂》,姑娘们看着剧中理性而干练的安迪纷纷羡慕不已,只是煮酒君想说的却是安迪的饰演者刘涛在十几年前饰演的一部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叫李后主与赵匡胤),剧中云集了吴奇隆,刘涛,淳于珊珊等实力演员,电视剧已经是笔者少年时代的片子,但是仍然对于吴奇隆天王饰演的南唐后主李煜多有同情,历代历史学家也多有论述,“古来失国者以李后主最为可怜。”
片中有一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唱着“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的李后主自缚请降,宋军的南征统帅却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翩翩君子,让李后主对这位军人充满了感激。
那么这位军人是谁呢?在影视作品中的这位统帅又为何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将形象?
这便是在宋史中被极为推崇的开国良将排第一的曹彬。
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乱世浮沉一浮萍,皇亲过气可嗟叹
曹彬是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出生于纷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时期。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在唐宋之交的几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烽烟遍地诸侯割据,短短的五十年间,就有先后五个朝代,十几个割据政权,真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
曹斌出身于官宦世家,所以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之后后周建立时,因为他的姨娘是后周世祖郭威的贵妃,这曹斌就从小兵被直接火箭提升为郭威养子柴荣的侍从官员,开始跟随后来的周世宗,并且在这期间结识了同为柴世荣手下爱将的赵匡胤。
后周的太祖郭威在黄袍加身之后没几年就龙驭宾天,身后无嗣,只得由柴荣继承皇位,历史上称之为周世宗,在周世宗的手中,后周从一个只是割据于中原地区的割据政权开始蒸蒸日上,并且周世宗打南唐,攻北汉,抵御辽国,更是时常冲锋与第一线御驾亲征,也带起来了手下的这一帮小兄弟,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北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和开国良将的曹彬。
周世宗算是一位大有为之君,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在他的手中后周开始在中原地区的版图上崛起,并且完全不虚辽国,周世宗的儿子柴宗训冲龄践祚,年仅七岁,这时已经一刀一枪拼杀到禁卫军殿前督点检位置上的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里抢得了皇位。
赵匡胤兵变得国,曹国华严谨受封
宋太祖本人即是以武将得国,所以对武将的任用绝不如周世宗一般疑人不用,在他即位之后的统一战争中,宋太祖也有意大胆启用新人。曹彬曾经与他同殿为臣,但是地位千差万别,在宋太祖的眼中,曹彬是个厚道人,宋太祖曾自己讲过一句话: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
这句话的出处其实来自一个小事,赵匡胤在柴荣手下任部将时,曹彬做掌管军队礼仪,管理御酒等物资的官员,在部队里,将领们跟后勤处多要个几坛酒、多要几壶箭矢简直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这位曹彬是个一根筋,皇上没命令给就不给,谁来也不好使,于是厚脸皮的老赵吃了瘪,也对曹彬肃然起敬。
后来赵匡胤担任后周禁军都检点时,位高权重,曹彬在晋州(山西临汾)任兵马都监。除去公事往来外,他平时从不到赵匡胤那里走动。而那些文官武将为巴结赵匡胤,经常到他家送礼、喝酒,借以拉关系、套近乎,曹彬从不去凑这种热闹。
赵匡胤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召曹彬进京,见面就说:“我过去很想与你接近,你为何常常躲着我呢?”曹彬急忙跪下叩首说:“臣是周室近亲,所担任的是内部职务,恭敬守分,还担心有闪失,哪敢随随便便去结交您这样的高官呢?”
曹彬这种恭谨忠心的态度,深得宋太祖赏识。
宋军西征破蜀,曹彬唯令不杀
太祖决定征伐后蜀时想到了曹斌,将曹斌任命为东路军的都监,宋太祖征蜀势在必得,他是从军队里走出来的,对于军队的匪气自然深有体会,所以在一干将领出发前特意交代,此次出征,凡克城寨,只许没收其军械器甲及粮秣,凡得钱帛可分给战士,吾大宋欲得者,只有土地。我军所到之处,不许焚烧房舍,掳掠官民,更不许掘人坟墓和砍伐桑木,违者一律军法从事。
众将接令而去,战事进行的也非常顺利,这其中便有那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词。
只是蜀川民殷国富,自古以来便是锦绣之地,况且四川多出美女财货,这是古已有之,于是这些苦大兵们在诱惑面前抵受不住,顺道也“抢钱抢粮抢娘们”。尤其是征蜀主帅王全斌甚至大规模杀俘虏,弄得刚刚打下了蜀川之地没多久,蜀地就爆发了大规模暴乱,全军之中只有曹彬严格遵守皇帝陛下的指示,约束部众,东路军,所收州郡皆秋毫无犯,所到各地都感悦听命。当时诸将多取玉帛,曹彬行装中只有图书、衣服而已。
所以等到得胜回朝,战后盘点之时,各个主将纷纷受罚,只有曹彬被加升为宣徽南院使。
卧榻之侧不容睡,曹彬焚香戒妄杀
而到后来宋太祖征服南唐时,曹彬也以行事稳健,成为宋太祖心中的第一人选,开宝七年,宋太祖以曹彬为全军统帅,潘美为都监出征征灭南唐,并且在临行之前,给了一把能够直接阵前斩杀大将的天子剑,嘱咐说:朕以南方之事,全权交付于卿。
这个时候的南唐已经经历过周世宗和宋太祖的连番胖揍,早已是摇摇欲坠,只是金陵城城高池深,虎踞龙盘,南唐军队还有强大的水师,所以南唐战事算是打了个持久战。
曹彬稳扎稳打,半年之后从边境打到了金陵城下,而曹斌为了让皇帝放心,每天都会做的工作就是写工作日志,把部队的部署,都统统上报开封城。之后曹彬围困金陵城,城里的南唐天子是日日发愁,却是没有退兵之计,只能天天填词消遣,彷徨无助,这时候曹彬派人过江告诉李煜:大势到此,君当早降,以保全一城百姓。
这时,金陵城已是指日可下,这时候曹斌开始耍花招了,皇上临行前的嘱咐就是切忌滥杀,于是乎平常日理万机身体倍儿棒的曹彬生病了,并且病的很严重,诸将纷纷前来探视。曹彬说:我的病,心病,不是一般的药就能治,只要诸位诚心立誓,破城之日决不妄杀一人,我就自然好了。各位将领一看,曹将军都演起来了都不用天子剑,咱们就识趣点儿吧,于是众将焚香立誓。看着承诺到了,曹彬立刻恢复了神气,开始指挥部队更加奋勇攻城,两天之后,金陵城破。
曹彬整军进城,见到了后主李煜,这时的李煜早已经是瑟瑟发抖,曹彬上前好言安抚,并且婉言劝慰李煜:大宋天子仁德,您也就别来君王死社稷那一套了,我保证你的安全,并且绝不动用你宫室里的宝物。
没过多久,曹彬把李煜送到了开封城,并且在之后的金陵城内,由于曹彬的严厉约束,紧急肃然,秋毫无犯。宋太祖得报大喜,而有灭国之功的曹彬在上表中只是声称自己:奉敕差往江南勾当公事回。
这话的意思:我只是奉皇上的诏命去江南随便办了一件事回来了。这话的水平立刻就出来,功成不居,全是您皇上的,全是领导的,我就是听从您的指示,您指哪儿我打哪儿,现在我打完回来了。
宋太祖更是对曹彬宠信有加,加封为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这是曹彬一生事业的顶点,在职位上他已经做到了枢密使,在功劳上他平灭南唐,亲手俘虏南唐国主,功盖当世。
北国幽燕夜沉迷,第一军人败全军
之后宋太宗上位,太宗风闻辽国内部女主当国且宠信用事,便组织起三路大军出征北伐,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东路军——命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副,内客省使郭守文为都监。
另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曹彬部与米信部同出雄州,直取新城、涿州;中路军赵光义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定州路行营马步军都部署。中路军自定州北上,出飞狐口攻辽;西路军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诸州行营马步军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为副,西上閤门使王侁及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都监。出雁门关,直取辽境云州,与中路田重进汇合,然后挥兵东进,从北面会攻幽州。
宋军这次出征,全军在三十万人以上,尤其是作为主力的曹彬和田重进两路,部队总兵力在二十万人以上,一开始仗打的很顺利,宋军连战连捷,曹彬率领着十余万人的主力军团大踏步的接近幽云十六州的主城幽州,潘美杨业的西路军也凭借着锐利的兵锋,很快占领了寰、朔州、应州、云州四州之地。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式向发展,但就在这时,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出袭,并且派兵截断了曹彬主力的粮道,宋军断了粮草只好撤军,远在开封的宋太宗皇帝要求曹兵将主力兵马和米信部合并,两军兵行一处,将打一家,但是曹彬手下的大将们却不干,众将纷纷建言,有五十天粮草便可大破契丹军队,我们是主力,为什么要给其他人打下手?
忠厚的曹彬看部下群情激奋,便答应了请求,带了五十天粮草再次攻入辽国境内,刚行军到涿州境内,探马来报说辽国萧太后带领二十万兵马御驾亲征,曹彬闻报大惊,连忙命令大军再次撤退。
这时天也下起雨来,始终游弋在前线的耶律休哥像一个瞅准了猎物的老鹰一样,催起本部兵马立刻对已经师老兵疲的宋军主力展开追击,两军在岐沟关白沟河一线大战,宋军在被自己玩残的情况下又在华北大平原上连续急行军了近二十天,被辽军咬住之时已是强弩之末,于是这场在一开场就不公平的决战爆发,宋军大败亏输,阵亡数万人,而这个时候的曹彬却犯下了他一生最大的错误,他带着少数亲兵先从前线撤了下来,安全回到了宋境,却并不管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奋战。
这是曹彬作为北宋第一军人的最后一场大战,以仓皇大败收尾,但是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却能看到一些怀疑,曹彬之所以能够得到太祖皇帝的赏识皆是因为忠于公事,处事稳健,他的平灭南唐的战功也全是仰仗于他的稳健,那么一生稳健的曹彬却为什么在粮道这么基本的事情上栽了跟头?而曹彬在任东路军主帅时几乎每天都会把军队的战况部署报告给远在京城的太宗赵光义,甚至曹彬军队与米信军队会师这种临机专断之事也是奉了太宗皇帝的诏命执行。
而宋太宗本人是一个权力欲非常重,并且非常猜忌的人,太宗皇帝一生都工于算计,那么这场岐沟关大败是否又另有真相呢?
曹彬在战败回朝之后处罚仅仅是降了两级,没过多久就恢复了原来的职位,并且终太宗一生,曹彬也没有为这场大败付出过太大的政治代价,甚至在他死后,宋太宗皇帝的儿子真宗皇帝还亲和药石,并且在死后配享太祖庙庭。
清代的礼亲王爱新觉罗昭涟曾经有评述说:宋朝征伐辽国这场战争,世人皆怪罪于曹彬、潘美,这些老将军为什么会这么打呢?因为宋太宗生性猜忌,高粱河大战的时候,就有被军队抛弃的耻辱,曹彬潘美都是宋太祖的心腹,当时如果真快速攻克幽州,必然会被宋太宗嫉恨,回头肯定秋后算账,所以他二人体察皇帝心思,故意到了涿鹿又跑回雄州,只要是个打仗的人都知道蠢的办法,曹彬哪能不知道?只不过为了给领导面子让领导放心,潘美也是这样
。
曹彬在过世之后受到宋朝的大力褒奖,甚至到了南宋时期还被宋理宗评定为开国四大名将之一,而从他一生的战绩来看,并没有酣畅淋漓的大战,但是却在宋朝平灭各个小国的战争中擒获敌酋,献俘阙下,算得上是功盖当时。
曹彬为人大有宽厚长者之风,既能够和十兵为伍也能与士大夫交谈,并且一生之中行事始终都让皇帝放心,事事想在皇帝前头,把情分扣在了皇帝的心尖上,不得不说曹彬是最会做官的将领,张弛有度,只是曹彬带兵为将全在一个仁字,与同时代的战将相比,如果潘美是大开大合的长枪,李继隆是纵横当世的利剑,那么曹彬应该是一根镔铁长棍,用来顺手,完全放心却在杀伤力上略有不足,这不能不说是整个宋朝的遗憾,整个大宋的第一名将并不锐利而是以仁德之名流传万世,曹彬更像是帝王家豢养的鹰犬而并非驰骋疆场的拓边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