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文学素养很高,为什么他在文学史上不太出名?

  蔡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如果要了解三国文学的发展,就不可能不了解东汉末年的文学概况。公认的三国上限是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爆发的那一年。而在文学史上,三国文学的上限则不好讲,一般把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被杀的那一年(公元192年)当成三国文学的上限。说句比较刻薄的话,如果不把蔡邕、蔡文姬父女俩、建安七子算进三国文学的范畴,那能扛起三国文学的只有三曹父子了。别看在三国里蔡邕只是个跑龙套的,但在东汉末年的文坛,蔡邕是公认的一代宗师,连一代枭雄曹操都是蔡邕的徒弟。

image.png

  在两汉文学体裁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赋,能不能写得一手好赋,是衡量汉朝文人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蔡邕的赋流传下来的不算多,只有十几篇,而且多是短篇,有很多篇的内容都残缺不全。

  因为残缺不全,蔡邕的赋在文学史上都不算太出名,但有一篇残赋写得笔墨极佳,和以作赋出名的曹植相比也不遑多让,就是《协和婚赋》。这篇赋是写一对新人结婚场景的描写,行文一唱三叹,文采飞扬,让人爱不释手。

  蔡邕不仅赋写得好,更牛叉的是蔡邕的书法,也是千古一绝。蔡邕的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都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蔡邕在书法理论上的贡献。蔡邕有两篇经典的书法理论文章:《篆势》《隶势》,奠定了以后中国书法的主流行态。最有意思的是蔡邕提出了书法字画的起源,蔡邕认为古人创作书法字画是受到了鸟类的影响。鸟儿在雪地上或其他能留下印迹的地方,用爪子来回刨踢,所谓“书画之始,因于鸟迹”。古人受到了鸟儿用爪子“创作”的启发,这才有了书画。

image.png

  蔡邕对书法发展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九势”理论,所谓九势,是指书法创作中的九种笔法:落笔、转笔、藏锋、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蔡邕认为书法贵在自然,切不可过于雕琢,而且字写得不能“笔而藏锋”,含蓄才能产生美。客观来讲,蔡邕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算很高,晚辈的陈琳都比蔡邕知名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蔡邕没有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南朝宋人范晔如果不是写了一部《后汉书》,谁知道这个会弹琵琶的黑胖子是谁?

  在东汉末年的官场上,蔡邕是公认的最有资格撰写《后汉书》的史学家,除了蔡邕,没有第二人选。蔡邕也以撰《后汉书》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他在正式撰写后汉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创作,比如写成了汉灵帝纪和列传四十二篇,如果再给蔡邕十年时间,蔡版《后汉书》必将横空出世。可惜,蔡邕在即将达到人生最高峰时,突然掉进了一场可怕的政治漩涡,最终不仅终结了蔡邕的生命,也毁掉了一部伟大的史书。因为蔡邕经常受到权臣董卓的赏识,所以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对董卓同党进行政治清算时,把矛头对准了蔡邕,将蔡邕下狱。

  蔡邕被捕的消息传开后,官场一片哗然,近乎所有的官场名士都向王允求情,请放蔡邕一条生路,不然谁来写国史?可迂腐的王允却拒绝了天下士人的求情,结果蔡邕不幸死在狱中。

  噩耗传出来,天下哗然,士林中人“莫不流涕”,可见蔡邕的江湖地位之高。郑玄在东汉士林江湖中的地位不用多说,得知蔡邕之死,仰天长叹:“汉世之事,谁与正之!”汉史没人写了!

  还有一件事情更加可惜,蔡邕生前写的几十篇后汉人物的列传,都在不久后的李榷、郭汜之乱中散失殆尽,连残本也没有留下来。所幸的是,后来曹操请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将蔡邕的诗文背诵下来,勉强留下了一部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