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究竟有多腐败?一顿灌汤包花了近三十万
汤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经典小吃,深受我国人民的喜欢,现在的汤包以江南地区最为出名,而在宋朝时期,开封城的汤包竟然卖出了三十多万的价格?这就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了。
开封最出名的小吃是灌汤包子:将大骨或肉皮长时间炖煮,撇去浮沫,滤净油腻,熬出胶原蛋白,熬成一锅满是胶原的浓汤,待温度下降,浓汤凝结,变成半透明的皮冻(宋朝称之为“水晶脍”)。把皮冻切成小块,与肉馅儿一起包成薄皮大馅的包子,放在铺满松针或荷叶的小笼屉里蒸熟。这时候,皮冻彻底化开,在小笼包里出不去,将包子撑得鼓鼓的,轻轻一按,花枝乱颤,咬上一口,汁液飞溅,感觉不是在吃包子,而是在喝汤。
灌汤包子不是开封特产,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扬州的蟹黄汤包,皮更薄,汤更多,馅儿更鲜,样子更好看,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制作成本,都比我老家的灌汤包子强多了。
汤包的关键自然是“汤”,馅里没汤,不配叫汤包。高档灌汤包的汤汁来自于皮冻,低档灌汤包的汤汁来自于动物油———动物油受热融化,同样能冒充汤汁,唯一的遗憾是过于油腻,不利于健康。
两宋都城街市上常年出售“灌浆”,此灌浆正是现在的汤包。但是现存文献从未提及宋朝汤包的具体做法,只有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讲了一则与蟹黄汤包有关的故事。说是蔡京当宰相的时候,某天请几百个下属一块儿吃饭,吩咐厨子做“蟹黄馒头”,饭后厨子算了算账,“馒头一味为钱一千三百余缗。”单做蟹黄汤包就花了一千三百多贯。
这件事儿发生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当时米价一千二百文一石,宋朝一石米重约六十公斤,据此可以估算出一贯铜钱的购买力等于人民币二三百元。蔡京一顿汤包消费一千三百多贯,折合人民币三十多万元,这厮要是活到现在,一定会被中纪委带走问话的。
当然,一顿三十多万元的汤包不是蔡京一个人吃,是几百个人一块儿吃。现在扬州蟹黄汤包卖到五十元一客,几百个人一顿几万块钱也足够了,蔡京为何竟然花了几十万元呢?据我猜想,古人用料应该比今人要地道。
元朝生活手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有一道“蟹黄兜子”(蟹黄烧麦),做四个兜子,竟然要用“熟蟹大者三十只”,说明所用的蟹黄绝对是真正的蟹黄,不是用鸭蛋黄冒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