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古时候打仗到底有多消耗粮食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古时候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时候打仗有多耗费粮食?
粮食对人类有多重要,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中国现代社会就是因为有了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才保证了我们不再挨饿,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时候社会,粮食问题一直是历代皇帝最在意的大事,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就比如古时候打仗,各方势力都会在意自己大军的粮食补给问题,而如果能够将敌军的粮草截断销毁,基本就能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比如曹操当年就是烧毁了袁绍大军的辎重,才以少胜多赢得胜利。同样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平准仓"机构,专门负责控制民间的粮食价格,以确保各个时期不会因为粮价问题导致社会动荡。
虽然说古时不是每个朝代都繁荣昌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每个朝代的皇帝包括大臣都会大力关注粮食问题,并在此问题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按理来说,这么举国重视的大问题,为何一打仗,就还是会有粮食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1, 我们要了解的是,中国古时候非常强盛,战争规模远不是同时期的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相比的。与一次战争几万人相比,中国则是动辄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就比如秦始皇当年抗击匈奴的时候,大将蒙恬直接率领了三十五万士兵出发,将匈奴一战打了出去。
战争胜利之后,蒙恬部队并没有就回朝领赏,而是选在驻扎于此,在边境开始做起防卫工作。
但是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期,猛然多出35万个要吃饭的人,可不是一件小事,几乎任何地区都无法短时间内承受下来。而且当时蒙恬部队所在区域还是边境的一个郡,根本没法养得起这支大军。
当地无法养得起,那只能由朝廷出手,将这些大军需要的粮食从中原运送给他们。但是,那时候的交通极其不便利,想要跨越千里的距离,还要运送如此之多的粮食,难度可不比打胜仗要低。
当然,难度并不在于找寻人手,秦始皇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主要难度就在于运粮途中会耗费大量粮食。
这损耗可不是小数目。首先,想要确保运送的粮食足够35万军人的消耗,一次运送过去的数量就要非常庞大,而运送粮食的队伍,也要足够庞大。根据历史记载,在一次运送途中消耗的粮食,直接达到九成九,也就是说一百斤粮食,到了目的地后,就只能剩下一斤粮食了。
从这里,就足以看出虽然说打仗消耗粮食,但是真正消耗粮食的不是大军,而是运送人员。
第二点原因,则在于经济问题。虽然说古时候的商人地位很低,但是由于商人这一特殊职业所能带来的巨大利润,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从商。当国家要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些平常没事的粮商就嗅到利益了,在打仗前夕就开始向当地百姓大肆高价收购粮食。
这些粮商就是做这个工作的,老百姓又怎么能想到这些,为了赚钱,他们便将粮食都卖给粮商,甚至不惜卖出口粮,因为他们以为之后就没有高价卖粮的机会了。
但是当朝廷打仗的时候,就要开始征收粮食,粮食价格就会不断上涨,而粮食都在粮商手里,这些老百姓想要吃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粮食都买不起了。而且尽管皇帝想要确保老百姓吃得上饭,但是在战争耗费的大量钱财面前,也不得不继续增加赋税,老百姓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因此,这两点原因,就造成了古时候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消耗大量粮食,很容易出现老百姓吃不上饭的局面。当然,提起底,也是生产力低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