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荣耀显赫一生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雍正赐死?
说到年羹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年羹尧的一生可以说是戏剧性的,一生之中大起大落,历经两朝。官至高位时连雍正帝都对他宠信有加,自己的妹妹也嫁给了雍正,结为了姻亲关系,按理来说这样一位权臣应该是荣耀显赫一生才对,但是为什么最后却落了个皇帝赐死的下场呢?
备受赏识,不负所望
在康熙时期,聪明有才识的年羹尧就已经在多年官场历练中受到了康熙的重用,还不到人生的“而立”之年就已经升任了四川巡抚,对于赏识他的“伯乐”康熙来说,年羹尧自然是感激涕零,发誓知恩图报,在做四川巡抚期间,出台了很多兴利除弊的措施,为官清廉,为此康熙帝对他也是寄予厚望。
早年的年羹尧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官,一个好将,在保障清军的后勤上立下功劳,在围剿叛乱中进退有度,公元1718年,升任了四川总督,一位能臣就这样在赏识中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三年后再升一个台阶,成为了川陕总督,也真正地成为了清朝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倚重宠信加深,飘了
在雍正帝继位以后,对这样一位能臣的倚重更深,隆科多与年羹尧可以称为雍正帝刚继位时候的左右手了,但是隆科多是谁?隆科多是康熙亲赐的顾命大臣,是扶持雍正帝上位的关键人物,又是雍正帝的亲娘舅,他与雍正帝的亲密关系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年羹尧能够与隆科多并称,足可见雍正帝对年羹尧的重视、倚重程度之深。
在公元1723年,雍正帝甚至发出命令,“若有调遣军兵……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时的年羹尧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统领掌管整个清朝西部的军政,地位上超过了抚远大将军以及任何总督,乃至在官员的任命与重用上雍正帝都与他交换意见,年羹尧管理的辖区内所有的官员任用方面都听从他的意见,对他的赏赐也是最高规格的,就差没把西部的半壁江山直接送给年羹尧了,这时候的雍正帝对他的倚重宠信也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权势滔天的日子没过多久,后来的雍正帝就想方设法的要搞死年羹尧了,至于为什么雍正帝对他的态度为什么转变得如此之快,“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随着雍正帝给年羹尧宠信越来越多,他自己又是地方上的最高长官,不受人左右惯了,简单的用两个字来形容此时的年羹尧就是“飘了”。
臣不密则失身,终被赐死
据《清史稿》记载:“师所向有功。方且凭藉权势,无复顾忌。”
在年羹尧赴京觐见的途中,什么都统、总督都必须得跪着迎送他,到了京城以后,王公以下的大臣也要跪着迎接他的到来,自己就乘马而过,不用下跪的王公大臣们表示礼节下马向他问候,年羹尧给的回应不是点头,就是“鼻孔看人”,甚至传言说年羹尧在雍正帝面前用的都是“箕坐”,已经丧失了君臣之间的礼仪了,京城中又传出雍正帝赏兵等政治举措,都是年羹尧的主意,这件事更是惹恼了雍正帝。
对于年羹尧的这种情况,雍正帝自然是给予警告,在回复年羹尧的折子中写道“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成仇……我君臣慎之,勉之。”这估计已经是雍正帝对年羹尧所下的最后通牒了。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也成了年羹尧的催命符,雍正三年时,天上出现过祥瑞的景象,作为大臣肯定第一时间要上奏皇帝表示贺喜之意,年羹尧上奏时粗心将将“朝乾夕惕”改成了“夕惕朝乾”,字是一样的字是不假,意思大有不同,原本的意思应该是,得到了皇帝的恩宠,晚上要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写错的意思就是,晚上要先想好策略,明天怎么去见皇帝,这也不能怪雍正帝大怒,这话的意思表明了就是有谋反之意了,虽然后来年羹尧上书请罪,但是此时雍正已经下了处死他的决心,更何况年羹尧的结党营私,收敛财富已经触及了雍正帝的底线了。
“臣不密则失身”古往今来多少能臣将相倒在了这句话上。终于在1725年12月,辉煌一世的年羹尧被定下了92条大罪,最终在狱中被雍正帝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