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政权维持了多长时间?明朝最令人诟病的是什么?
1368年,徐达和常遇春在朱元璋的指挥下,花费十个月时间攻克了元大都,这意味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权力彻底宣告结束。元顺帝带着残余党羽逃到了大漠,历史上把这支力量称为“北元”。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关于“北元”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北元跟明朝相始终,一直到清朝崛起彻底灭掉了北元政权。所以才会有北元跟明朝是第三次南北对峙的说法,小编对这种说法不是很认可。自从捕鱼儿海一战后,北元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对明朝构成威胁。
011:按照传统说法,第三次南北对峙跟前面两次有明显不同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便开始了对元朝的详细攻势。由于一切部署得当,北伐大军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便攻克了元大都,因此元朝彻底灭亡。然而元朝统治者并不甘心这样的失败,带着残余部队一路往北逃回大漠。
从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元朝的残余势力不断南下企图恢复大元王朝。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建国初年力壮如牛,期间发生的很多战争双方都互有胜负。一直到洪武21年,朱元璋下令让名将蓝玉带着数万大军出长城只为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
蒙古骑兵擅长游击战术,广大的草原上明军不要说打败敌人,就连敌人的具体位置都不知道。眼看着军队就要徒劳无功,蓝玉此时打了退堂鼓,身边的副将劝说他再忍忍。几天后有侦察兵在不远处发现了不少北元士兵活动的轨迹。蓝玉拍板下令部队三更埋锅做饭,此时的北元士兵毫无准备。明军就像天兵下凡一样,北元军队基本被一网打尽。
捕鱼儿海之战后明军收获很大,这个时候的北元被打的四分五裂,在跟明朝两百多年的对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瓦剌跟鞑靼两个部落。瓦剌是由北元强臣分裂出去的西蒙古,鞑靼则是由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建立的东蒙古(蒙古大汗多半为傀儡,不掌握实权)。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清楚,明成祖朱棣夺位登基后为了彻底解决蒙古边患问题,才有了五征蒙古的壮举。草原上蒙古骑兵深知朝廷军队力量的强大,瓦剌跟鞑靼相继臣服于明朝。几十年后瓦剌出现了也先这样的盖世英雄,依旧没有办法击垮大明。
传统观点认为明朝跟北元为第三次南北对峙,那么简单跟前两次做对比就会发现明显的不同。首先蒙古残余势力活动的一带很有限,大约在长城以北。可明朝一度在长城北方设立诸多卫所,即使奴儿干都司撤销之后大明的余威尚在。
放眼看这时候的明朝,通过军事政治双手段控制了西藏,设立了乌斯藏都司。早在五代时期脱离中央政府管辖的越南也在永乐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宣德时期丢失是后来的事情)。洪武永乐时代跟汉唐比较相似,那时候的明王朝如日中天,不需要在边境上安排驻军。
不管是统治区域还是各方面的影响力,那时候的大明王朝都是当之无愧的大一统王朝。反过来看北元即使一直算到清朝崛起的那段时间,期间蒙古部落四分五裂。清朝之所以灭掉蒙古,期间明朝两百余年的政策打压息息相关。再一个北元统治者没有称帝,这和前面两次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
022:土木之变庚戌之变成为诟病之处,说白了无非就是利益
明朝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土木之变和庚戌之变,一个发生在明王朝的前中期,另外一个则发生于明朝的中后期。很多人也许会问明朝这么牛,为什么会出现类似于北宋靖康之变的土木之变和庚戌之变。
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为何始终无法消灭大明王朝,靖康之变仅仅用了两年就毁灭了建国一百多年的北宋帝国?双方有很明显的区别,靖康之变的发生在于金国统治者进行了很充分的准备,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灭掉北宋。
通过北宋讨伐辽这件事情来看,足以可见北宋的虚弱程度。这个时候灭宋天时地利人和都倾向于金国一方;土木堡之变跟庚戌之变的爆发原因在于明朝限制了跟蒙古边境上通贡的请求,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缺乏马匹,只缺少中原地区盛产的柴米油盐。
瓦剌统治者也先起初有着灭明的决心,北京保卫战于谦的确功不可没。那也是因为明朝有着可以跟瓦剌抗衡的资本,之后的瓦剌大汗也先见好就收,还一度把朱祁镇归还给明朝。
结束语:自从捕鱼儿海之战后蒙古部落一分为三各自为战,他们很少形成一支团结的力量共同消灭大明王朝。有了明朝几百年的大幅度削弱,才维护了清朝全面大一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