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背后有什么因素?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北魏孝文帝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趁着南朝齐国武帝逝世的消息,便决定派遣大军南下攻击南齐。
不过,此项战争计划却只是孝文帝进行迁都、改革的一个分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时,北魏军队经过连夜行军后,早已疲惫不堪。并且由于适逢大雨,造成野战部队和后方辎重部队的间隔距离越拉越大。
最终,一帮文武将官才极力说服孝文帝放弃南下进攻南齐,否则很容易遭遇大败。
当然,这也正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内心真实想法,最终他也就同意了文武将官的要求。但是,他便提出了一个额外的条件,就是必须迁都洛阳。
虽然说,文武将官们的大批家眷主要集中在平城城内(北魏旧有都城),一旦迁都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家眷也要从平城迁到洛阳。
但是,相对于如此激进攻击南齐来说,迁都洛阳似乎也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最终,北魏的群臣幕僚大多同意了孝文帝的迁都政策,但是迁都洛阳并不意味着战事的减少,并且因为离南方政权更近,双边爆发的军事冲突数量也大幅度提升。
其实,很多人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只是汉化改革的其中一部分。
但是,究其深层次原因来说,迁都洛阳更大程度上并不和融入中原文化有关系。当然,有人直接会将孝文帝此前进行的改汉姓、穿汉服等措施来论证。
不过,说实话,这几项改革措施恰恰又是最激进的革新点,实际的社会价值意义并不大,甚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会激起部分鲜卑人和中原人的对抗心理。
同时,正是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也才埋下了北魏分裂成西魏、东魏的王朝隐患。
其实,孝文帝迁都洛阳更大程度上是为后期的战略计划转移服务的,我们直接从洛阳到南方政权经济腹地乃至建康都城沿线城市就可以看出诸多端倪。
首先,先来说说平城都城时代,北魏立国建都城时便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北魏建国初期,其面临的强敌非常多(燕国、夏国、柔然),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一带,此时北魏的南方敌人并不多。
所以,当时的北魏朝廷为应对国家战略形势,其才会在一个阶段内将都城设置在平城,也就是在现今的山西大同一带。
不过,随着多代北魏君主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北方一带全部统一,但是此时转兵进攻南方的劲敌却显得力不从心了,主要还是从平城到建康一带的兵源战线拉的太长,不适宜以平城为起兵点进攻南方政权。
假如说北魏军队从平城出兵,大军要先后经过太原、上党,在渡过黄河以后才能进入突击建康的前沿阵地——洛阳。
此时,仅从平城到洛阳地区,北魏大军就已经复杂行军近1500余里路了(如果从洛阳起兵,势必会减轻军队的),也就是说连续几日行军,在消耗士兵的有生战斗力后
大批军队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南击齐国的军事任务。
同时,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其还是和南方政权爆发了不少战争。虽然说北魏凭借强大的军力优势确实在作战中具有压制作用,但是因为两地的攻击距离过于遥远,导致北魏军队的指挥链条出现诸多困难。
大多数情况下,北魏的前后军种搭配不当、军需调控不当等问题会使军事作战任务往往半途而废。
简单来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的目的非常纯粹,便是希望以迁都洛阳巩固南方的边疆阵地,致力于将洛阳发展成为攻击南齐(乃至后期的宋、梁)的军事桥头堡,这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做法。
不过,很可惜的是,虽然说后面北魏确实将都城迁移到了洛阳,但是实际上在多次进攻南齐的军事作战中往往都会惨遭失败。
由此,以至于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孝文帝的部分改革措施甚至成为了保守集团的攻击点。
最终,北魏也被撕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
当然,也正是从迁都洛阳开始,北方政权便想用短、平、快的用兵线路出发,由此达到战线持续南移的作用。
或者说,北魏也直接可以获得相应的战局优势,甚至为后来隋朝荡平陈朝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