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曹魏为正统 为什么到了南宋却将蜀汉视为正统

  还不知道:三国正统的网友们,

  众所周知,古时候帝王登基,都非常注重名分。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反对者就可能会以拨乱反正的旗号向其皇位发起冲击。事实上,每逢天下大乱,总会出现正统之争。对于三国时期哪一政权为正统,后世各执一词。比如南宋和北宋,都是赵氏皇族建立的政权,但二者对于三国之中谁是正统的看法却截然相反。北宋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时,涉及到三国年份的记录皆以曹魏年号来描述,言下之意就是曹魏为正统。到了南宋,史官和学者则以蜀汉年号来记录时间,意思就是蜀汉才是正统。

image.png

  ▲魏文帝曹丕剧照

  有意思的是,从魏晋到北宋的漫长时间中,人们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致力于“匡扶汉室”的蜀汉政权反而被后人所无视。原因很简单,曹魏自身是从汉献帝刘协手中接过的政权,虽然“禅让”本身带有逼迫性质,但不可否认的是,汉献帝确实下发了诏书并盖了章,程序上是合法的。因此,继承曹魏政权的西晋王朝自然也是一口咬定曹魏为正统,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也是正统的结论。从这一点来看,封建王朝认为谁是正统,主要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来考虑的,联系南宋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他们承认蜀汉为正统实属无奈之举。

image.png

  ▲清人所绘朱熹像

  在宋室南渡后,中原之地落入金人之手,更要命的是,南宋还被迫向金人纳贡称臣,在各方面都处于被动状态。为了给南宋王朝寻求正统性的法理依据,避免让金国夺走正统性,儒学家朱熹等人提出了一项新主张,那就是以血统论正统。在这一逻辑下,蜀汉就是正统,曹魏就是逆贼,同理可推出南宋王朝为北宋之后的正统。然而抛开政治因素不论,刘备政权真能算是正统吗?

image.png

  ▲刘备称帝剧照

  当我们仔细推敲之后,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首先,刘备自称先祖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所以认定这个先祖,一是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其次刘胜又以子嗣繁多而著称,因此即使冒称其后裔也不容易被发现。假设刘备确实是刘胜之后,那么由于年代久远,他与汉朝皇室的血脉已经极度疏远。其次,因为奉献祭金不合格,中山靖王刘胜之子——陆城亭侯刘贞被汉武帝削去爵位,这一支(刘备就属于这一支)逐渐沦为庶民。没有爵位的人是不能算宗室的,那么自然也就失去了继承大统、接替皇位的资格,最起码在礼法上是不符合的。

image.png

  ▲汉武帝刘彻剧照

  其次,刘备自称与西汉皇室有血缘关系,而东汉其实已经和西汉在血统上没有太大联系。要知道,汉明帝曾为刘秀上庙号为“世祖”,这就意味着东汉王朝已经新建宗脉,与西汉宗室断开了联系。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有深刻原因的,因为刘秀和西汉皇室的血脉太过疏远,根本就没有直接继承的资格和名分。在很多戏本和小说中,流传着《刘秀下南阳》的故事,杜撰者将刘秀称为汉平帝的儿子,那是因为这样就可以使刘秀具备继承大汉天下的正统名分。

image.png

  ▲汉献帝刘协剧照

  刘备虽然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但是汉献帝乃是以禅让的方式将皇位传给曹丕,而刘备则是在蜀地宣称汉献帝遇害,从而自封为皇帝的。这纯属自讲自话,完全站不住脚。假设刘备真不承认曹魏的正统性,那么政权仍在汉献帝一脉,然后挑选亲近宗室继承皇位。从这一层面来说,曹魏集团的谋士刘晔都比刘备更有资格,他乃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论血缘要比刘备和汉献帝的关系近得多。如果真要推举汉室宗亲为皇帝的话,也应该推举刘晔而不是刘备。无奈之下,刘备这才造谣称汉献帝被曹丕所害,才“掩耳盗铃”般地登基称帝。

  参考文献:

  《后汉书》《资治通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