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会遭遇靖康之耻?北宋皇帝为什么会把一手好牌打烂?

  对北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开封城外,金国士兵拉着满载着金银珠宝的马车返回北方,昔日的天潢贵胄像牛羊一样被驱赶着,王妃公主们被随意凌辱强暴,一个繁荣无比的王朝就这样窝囊的灭亡了,短短几年时间,北宋错过了太多的机会,一直到灭亡前夕,这个帝国还拥有百万雄师,南方的粮草器械、田亩子民丝毫未损,勤王军队云集在开封城外,这些军队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指挥,金人未必能够打进开封,甚至未必有命活着返回北方,与汉、唐、明、清这些王朝末世时期透露出的种种无力感相比,北宋皇帝手中的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但是徽钦二帝偏偏就稀里糊涂的被金军俘虏了,那么他们究竟都犯下了什么错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让靖康之变成为千古遗恨呢?

image.png

  一、战和失策

  辽国从石敬瑭手里拿走幽云十六州以后,这块地方就成了后世中原王朝的一块心病,后周、北宋两朝皇帝数次攻伐辽国的军事行动,最终在宋太宗的手中宣告失败,此后中原王朝就一直采取防守策略,直到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的边境线才算基本稳定下来

  虽然宋辽两国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但互相之间的威胁、渗透仍然不少,后来的宋朝皇帝对幽云十六州一直魂牵梦绕,心里一直就没放下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对西夏的战事取得战略优势,西北边疆胜局在握,恰逢东北的女真部落开始崛起,屡屡击败前去征讨的辽军,看着北方的邻居内部不稳,一直环绕在宋朝皇帝心中的北伐之事又开始有抬头的迹象

  这时候的北宋内部也是纷争不休,大臣们对战、和之策争论得很厉害,凭借对西夏军功青云直上的大宦官童贯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再加上皇帝心中对北方土地的渴望,北宋的外交政策开始向联金抗辽倾斜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辽金两国也在进行议和谈判,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东北的完颜阿骨打狮子大开口,他要求辽国承认金国的地位,天祚帝必须称自己为兄长,另外还要辽国把上京、中京和兴中府(今辽宁朝阳)割让给金国,还要辽国以亲王、公主为质,这个要求比较苛刻,两国之间的谈判陷入僵局

  这时候的北宋也在与金国接触,本来已经派遣使团的宋徽宗听说辽国已经册封完颜阿骨打的消息后,又让使团撤了回去,不过完颜阿骨打还是对联宋一事很感兴趣,他主动派人联系宋朝,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得到宋军的配合

image.png

  此时北宋朝廷内部也有反对联金的声音,一个叫安尧臣的官员向皇帝上书,他认为辽国已经汉化了一百多年,现在已经是一个开化的国家,宋辽边境和平了这么多年,说明辽国这个邻居是爱好和平的,如果邻居换成了金国,这个野蛮又勇猛的国家一定不会让北方边境的人民有好日子过

  宋徽宗本来是很赞同安尧臣的,但是在童贯、蔡京等人的影响下,不久之后他又回到了联金灭辽的老路上,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策略是错误的,如果宋徽宗能够及早认识到金国的危害,选择帮助辽国对付金国,北宋军队的熊样未必会被金国瞧得那样清楚,北宋未必能阻止辽国的覆灭,但北宋自己的大结局起码不会来得这么快

  二、昏招迭出

  在战争中出尽了洋相的宋军总算"收复"了幽州,虽然这是在金军帮助下获得的一座空城,但是起码北宋的疆域在地图上已经达到了最大,这就足以满足宋徽宗的虚荣心了,而这时金国内部则发生了一次大变动,一直主张对宋友好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驾崩,鹰派上台,宋金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金国把幽州交给宋朝后,还想拿下附近的平、营、滦三州,这三个地方被辽人张觉占据,张觉见金国势大,就投降了金国,宣和五年,辽国的残余势力在各地发起反抗斗争,张觉就背叛了金国,后来他发现辽国的残余势力并不强大,于是决定投降北宋

  鉴于平、营、滦三的重要位置,宋徽宗不顾大臣的反对,在宋金盟约未失效的情况下接受了张觉的投降,他还写了一道圣旨给张觉,就在张觉接旨的那一天,金国的平叛军队到了,宋徽宗的圣旨落在了金人手中,成为宋朝背弃盟约的铁证

  金军随后对三州发起了进攻,照理说旁边的宋军应该支援被围困的张觉部队,但是又不能在明面上违背宋金盟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三州被金军拿下,张觉不得已只能逃往宋境,宋朝为了应付金国,送了一个假首级给金人,但是被金人识破,北宋不得已杀死了张觉,平息了金人的不满

  张觉死后,驻守幽州的常胜军士兵纷纷感到心寒,张觉曾经是常胜军的一员,常胜军也是辽军的精锐部队,身为降军的他们看见张觉的下场后,对北宋政府大失所望,常胜军首领郭药师悲愤地说:"如果他们要的是我的头,又会怎样!"

  虽然张觉事件引起了双方的不愉快,但两国还是照常进行外交活动,为完颜阿骨打吊丧、庆祝农历新年,双方使团仍然你来我往,两国在表面上还在维持友好关系,可是宋徽宗的脑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打起了招降天祚帝的主意

  天祚帝逃到西方以后,仍然拥有一定的势力,宋徽宗给天祚帝寄去了一封亲笔信,信上说希望天祚帝能来到宋朝,我们一定拿豪宅和美女好好招待,宋徽宗也没想着天祚帝是金国的头号通缉犯,他这么做无疑是摆明了和金国过不去,天祚帝接到书信以后,信心大增,从而从夹山里走了出来,可是没过多久就他被金军俘虏了,宋徽宗的亲笔信落在了金国手里,等于又给金人送去了一个背弃盟约的铁证

image.png

  金太宗登基以后,宋朝派遣了一个使团前去祝贺,在路上,使团首领许亢宗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金军正在频繁地向南部调集粮草,集结兵马,当地的汉人明确告诉许亢宗,金军马上就要南侵,许亢宗想把消息立即上报给皇帝,但是徽宗却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各级官员不可妄言边疆事物,违者流徙,遇大赦不免罪,许亢宗没办法,没有把情报汇报给徽宗

  虽然皇帝的脑子不灵光,但是如果北宋能提早进行战备的话,也许金国未必能顺利南侵,可惜宋朝北方的防御体系迟迟无法建立,负责北方防务的童贯对常胜军不放心,张觉事件以后总感觉常胜军会造反,他正在犯愁如何削弱常胜军的实力,当金军南下时,童贯还想着怎么招待金国使者,当他看到金国的檄文后,还抱怨使者为什么不早告诉他,使者回给他六个字:"军已兴,何告为?"

  汴京的徽宗更是不靠谱,从九月开始,河东地区就给京城发出警报,说金军正在调动准备南下,一直到十一月,汴京一共接到了170多封关于金军入寇的奏报,可是宋徽宗正在准备十一月十九的南郊祭典,还盛情接待金国使者,所以下面的官员也不告诉皇帝前线的情况,战争就在金人的精心准备和宋人的手忙脚乱下爆发了

  三、错失机会的第一次汴京之战

  金国大军兵分两路,斡离不率领东路军从河北南下,攻克幽州后穿过华北平原,再渡过黄河就能抵达汴京,粘罕率领西路军从山西南下,依次穿过大同、太原、上党后渡过黄河,两路大军形成钳形攻势

  幽州城的守将是常胜军统帅郭药师,他是从辽国投降过来的,本来兢兢业业为北宋效力的郭药师还在幽州城外与东路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可是没想到城内的宋军发生叛乱,想杀了他投降金国,危急之下郭药师抢先投降金国,幽州陷落

  东路军统帅斡离不的军事才能远不及粘罕,郭药师把北宋的虚实告诉斡离不后,斡离不信心大增,加快了南下的速度,本来在太原组织抵抗的童贯胆小怕事,他留下了张孝纯守卫太原,自己先跑回了汴京,金军直抵太原城下

  而这时的宋徽宗虽然已经接到了很多前线发来的告警,但是为了不影响南郊祭祀,他选择了隐瞒,但是金军南下的消息渐渐地在民间传开,直到童贯回到汴京之后,这件事终于瞒不住了,而宋徽宗给出的办法竟然是加封郭药师为燕王,希望他的常胜军能够抵挡住金军,宋徽宗还不知道,这时候的郭药师早就不是为宋朝镇守北疆的忠臣了,反而变成了灭亡赵家王朝的急先锋

image.png

  虽然西路军一直没能攻克太原,但是势如破竹的东路军已经让宋徽宗吓破了胆,他急忙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自己则跑到南方避祸,刚继位的宋钦宗面对老爹留下的烂摊子,倒是在李纲等人的帮助下守住了汴京,虽然宋军在守卫战中取胜,士气高昂,而金军则是孤军深入,随时可能被勤王军队包围,但宋钦宗还是感到非常恐慌,两国开始议和

  金人开出的条件是:

  1、北宋出五十万锭金、一百万锭银、马牛骡各一万头、骆驼一千头、各色表缎一百万匹犒军

  2、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3、增加岁币

  4、释放俘虏

  5、基于宋朝以往的不守信记录,宋朝必须出一位宰相和一位亲王为质,三镇交割完毕后放回

  对于这些条件,李纲的建议是拖,既不赔款也不割地,等到勤王大军一到,金军自会退去,但宋钦宗不听,只想快点解决眼下的难题,他让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前往金军大营,还下令太原等三镇守军放弃抵抗,并加紧在汴京搜刮金银

  宋钦宗花了8天时间搜集到了金30余万两,银1200余万两,只完成了金人目标的24%,他又下诏吓唬汴京百姓,希望他们能够捐出全部金银,另外宫内的奇珍异宝也按照极低的价格折算成金银,终于在20天后,搜刮到了金51.7万两,银1430余万两,他把这些财物和交割三镇的诏书、地图交给了金人,金军的目标初步达成,因为他们知道汴京已经没有多少油水了

  就在这段时间,宋朝的勤王兵马在汴京周围集结,总人数达到20万,宋钦宗忌惮城外的金军,金军忌惮周围的勤王大军,在拿到了足够的好处后,金军也没有继续再索要更多的金银,于是他们送回了康王,并迅速北撤,不久,西路军留下部分军队继续攻打太原,主力也从山西撤退,战争暂时告一段落

  通过这场战争,金国得到了幽州和太原以北的大片土地,还从名义上得到了三镇(三镇还在宋朝手里),宋朝这边没能好好地利用驻守在幽州的常胜军,反而把郭药师逼到金国,让金人知道了宋朝的虚实,再加上他掩耳盗铃的做法,使本就动作缓慢的宋朝应对得更加迟缓,局面进一步恶化,金人兵临城下后,宋钦宗也没有把握住西路军受阻、东路军被勤王军队包围的大好局面,用金银和三镇换回了短暂的和平,这种用妥协换来的和平并不可靠,三镇的交割问题则成为了下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四、机会寥寥的第二次汴京之战

  由于三镇是山西、河北的屏障,宋钦宗无法交割,从而给三镇下诏继续抵抗,金国派遣使团前来交涉,宋钦宗也犯了和老爹招降天祚帝的一样的错误,私下招降使团里的萧仲恭和原辽国大将耶律余睹,希望两人能在山西建立一个契丹政权,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区,可是这两个人根本就并没有背叛金国的打算,反而把宋钦宗的亲笔信上交了,这让金国大为恼火,金军准备第二次南下

  宋朝这边的李纲虽然给宋钦宗提了很多建议,但由于宋末行政效率的低下,李纲的建议竟然一条也没能实施,东路军离境后,河北宋将种师古率军穿过太行山,准备支援太原守军,却因为情报错误导致孤军深入,最终战死,另一位大将姚古因为错误的情报按兵不动,最后被皇帝免职,宋朝北方的军事防务陷入混乱,随后各路宋军解救太原的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image.png

  万不得已,老将种师道被皇帝强行起用,种师道深知北方军队的不可靠,力劝皇帝移驾长安,关中有四塞之固,又是种师道的根据地,比汴京更加容易防守,但是皇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不久后种师道病故,而此时的金军已经再次发兵南下,北宋的丧钟已经敲响…

  太原被围困近300天,终于被金军攻破,东西两路金军在汴京会师,汴京迎来了第二次围城危机,与上次危机不同的是,这次汴京城下的金军人数要多很多,汴京守军的数量反而严重不足,很多军队之前被派去解救太原的时候被金军歼灭,此时只剩下不到7万士兵防守京城,而且勤王的军队也没有上次人多,因为北宋对金国战和不一,有的大臣认为如果汴京周围军队太多,就无法让金人看到议和的诚意,于是本来勤王的陕西、山西边军被劝回,汴京被围时几乎没有勤王军队可以指望,形势万分危急

  从这以后,汴京的陷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在金人的持续攻击下,汴京守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落,终于在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军攻克外城,汴京陷落,虽然内城仍然坚持了两个多月,但这也只是金军捞取钱财和土地的手段罢了,他们威胁钦宗尽快上交金银、交割土地,躲在内城的钦宗只能乖乖照办,靖康二年正月初十,钦宗第二次前往金营,这次他没能返回皇宫,二月初六,金国废黜钦宗,并要求徽宗和皇室成员尽快出城,二月初七,徽宗出城被扣留,金人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进城搜刮完了汴京的最后一点财富(皇室女眷也被抵做金银)以后,金军北撤

  在这期间,南道和西道的20多万援军曾经试图东进,但是由于领兵将领水平太差,援军的几次攻击都被金军击退,援军只好退保关中,而北宋的另外一个希望则是康王赵构,金军第二次南下时,康王奉命求和,但是在河北磁州被人拦下,汴京被包围以后,康王成为唯一一个没有被金人包围的亲王,钦宗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当时河北、山西的大片地区仍然在北宋手中,除了被金人占领的地方以外,河北、山西仍然有40多个州没有投降,可是康王却从相州跑到大名府,然后从大名府跑到东平府,最后再跑到应天府,根本就没有带头组织军队勤王,这样一来,金军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汴京,徽钦二帝只能成为金人的阶下囚了

image.png

  当汴京被金军洗劫后,北宋还有最后一丝丝希望,因为手中握有金银和女人的金军已经不像刚南下时那么强悍了,他们只想把抢来的东西运回北方好好享受,不过金军在撤退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当先遣队安全抵达河北以后,金人才开始大规模的开拔,路上虽然在南华等地也遭到了宋军的截击,但都被金军打退,金军得以安全撤回北方

  从太原陷落的那一刻起,北宋皇帝手里可打的牌就不多了,他们能做的就是快跑,无论是去陕西还是南方,总比被围在汴京里强,然而由于钦宗的举棋不定,北宋皇室失去了最后一个机会,当金军兵临城下以后,北宋的灭亡就已经注定,从后面的表现来看,无论是陕西的军队,还是康王的军队,都不是东西两路金军的对手,勤王军队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延缓了汴京陷落的时间,北宋就这样匆匆的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