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名将杨信,他为什么装了十几年的哑巴?
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杨信,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可谓一箭双雕的妙笔,一方面消除了潜在的隐患,另一方面又树立了自己“仁君”的牌坊。
不过副作用也很明显,就是无将可用。为了挑一个禁军统领,赵匡胤可是没少花时间,后来好不容易选中了比较可靠的张琼,却又因为一件诽谤案,二话不说就把人家给砍了。
正当赵匡胤发愁呢,有一个名字在他脑袋里蹦了出来。谁呢?杨信。
说到这个杨信,和之前的张琼相差无二,两人都是早年就追随赵匡胤左右的亲兵,陈桥兵变时立下过汗马功劳,论忠心,论本事,那都是没得挑的。于是,一道圣旨就发到杨府去了。
不过,听到任命后的杨信却高兴不起来,前车之鉴啊,张琼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呢。这苦差事,动辄就会掉脑袋,谁乐意干啊?
可话又说回来了,抗旨不遵那更是要命的死罪啊,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呗!
说来也巧了,刚刚上任没几天,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吧,杨信突然就病倒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在家养伤足足养了几个月。到后来,因为病情恶化,居然失语,成了哑巴一枚。
本以为成了二等残疾人,就可以卸甲归田喝茶养花了,不过这么想还是太年轻了。一个不会说话只会执行命令的工具,不正是帝王所钟情的吗?祸从口出,你老老实实奉命办事就好了嘛!
于是,赵匡胤心中大喜,不但让他担任旧职,还赏了他两百万钱。
杨信虽然失语,但是心中却是很敞亮的,他知道皇帝看中自己是因为啥,于是杨信一直是以低调的姿态示人,把禁军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从来不邀功。这一点,和他的前任张琼几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毕竟自大自傲的张琼就是栽倒在狂妄上面。
公元969年,北宋将领杜延进等人计划发动宫廷叛乱,结果被巡视的杨信察觉,连夜逮捕了相关人员,把一场精心密谋的政变扼杀在摇篮里。甚为欣慰的赵匡胤,将他提拔为殿前督指挥兼任禁军总指挥。
可以说,赵匡胤把自己的安危完全交给了杨信,足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作为回报,杨信对于赵匡胤更是玩了命的尽职尽责。在一次水军演习中,当战鼓聒噪惊了战马,在远处守卫的杨信还以为有人要行刺圣驾,于是立马披上战甲,拍马赶来救驾。虽然只是误会一场,但是赵匡胤很是感动,对左右说:“真乃重臣也!”
说到这里,可别以为人家杨信就是个一根筋的莽夫。古有张飞绣花粗中有细,今有杨信失声自创手语,为了更好地管理军队和汇报军情,杨信独自研究了一套手语,并且找来专门的书童作为随身翻译。每次上朝的时候,他的意思总能由书童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手,连赵匡胤都拍手叫好。
公元978年,杨信身患恶疾,时日无多之际,宋太宗赵匡义亲自上门拜访这位老臣。神奇的是,哑巴了十几年的杨信,突然可以张口说话了,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说话。他反复感谢两代帝王所施与的圣恩,然后含泪离世。
后世常有人说,这必然是杨信装出来的失语,不过是为了保命罢了。但是细想一下,这一番假装又何尝容易呢?十几年不说话,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在一个岗位上从未出过岔子,在忌惮武将的大宋稳如泰山,这也算得上是大智若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