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到处得罪人为什么还能步步高升?包拯背后的靠山揭秘
众所周知,官场风云变幻,人脉极其重要,而包拯是个远近闻名的大清官,正直无比,到处得罪人,那么他是靠什么步步高升的呢?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包拯出生庐州府(今安徽合肥),他的官场生涯有过犯错被贬的经历的,但是很快就会再度高升,并创下了为官26年升迁27次的记录,不仅宋代罕见,在中国历史上也很罕见。在政治斗争极为残酷的宋代官场,他是如何生存的?
包拯是个极为刚直的人,做地方官的时候,他不怕得罪人,一切依法办理。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地方官掌控地方全权,他有这个机会。然而,包拯做中央官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不仅弹劾官吏,对皇帝也毫不客气。
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这两个职位非常有意思,值得说一下。谏议大夫在唐代原本是宰相下属的一类官职,是宰相与皇帝沟通的中介。一般谏议大夫是负责批评皇帝的,他们是由低级官吏升任,一般选择名望高、资历浅的人。
谏议大夫经常批评皇帝,皇帝一旦不开心,他们就会请辞,一旦请辞名望就会上升,未来的前途会更好。所以,谏议大夫对皇帝的批评是极为严格的。这是代替宰相把宰相想说的话说出来而已,让皇权与相权保持相对的缓和。
御史中丞属于御史台,原本也是政府下面的机构,后来从政府剥离出来,专门负责监察政府。不过,宋代的谏议大夫不设机构,由皇帝任命,也是监察政府的。于是,皇权加强了,御史中丞、谏议大夫都是针对宰相为首的政府的。
另一方面,包拯是天圣五年的进士。这一年的进士总共录取了1418人,这些人中,出现了这么多高官,在大宋一朝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出现了一甲前三名同为宰执的局面,在当时前所未有。这一届科举出现的人才多,直接导致了包拯有机会获得“同年”的帮助。
宋代的政治有明显的“同年政治”的特征,不仅宋代,其他的朝代也是如此。同年登科的人很容易结为党羽或者保持很好的同盟关系。包拯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他在做中央官时,极为迅速的升迁,与当时的宰相文彦博以及他的继任者韩琦关系巨大。
这两个人都是包拯的同年,同时包拯与文彦博还结为儿女亲家。文彦博第二次担任宰相的时候,包拯被升为御史中丞。文彦博是北宋政坛常青树,三度担任宰相,服务四位皇帝。而包拯正是在他的庇护下才平步青云的。文彦博执政时代,包拯扳倒了两任负责帝国财权的三司长官,最终自己做上了这个位置。
包拯与其他的同年高官都保持了极为密切的关系。弹劾过中央要员,如“国丈”张尧佐、宰相宋庠、三司使宋祁与张方平等;也曾揭发过地方贪官酷吏,如王逵等人。现存《包拯集》的187篇文章中,其中55篇中明确批判了61位本朝人物。
这61个人物中,只有2位是天圣五年科的同年。除了这两个人外,包拯为官一生,从未批评过任何天圣五年科的同年。这就是包拯为官的技巧和他聪明的政治运作。尽管他是一位清官,但是实现清官志向的手段也是比较灵活和世俗的。
从包拯的故事可以看出,成就一位清官的未必是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和不向权贵低头的气质,而是他懂得在高压下生存的技巧,同时又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获得实现抱负的权力。仅仅是一腔热血和满腹慈善的人,是没有办法在大宋的官场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