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驿之祸:皇子被杀,忠臣被投河,唐朝自此灭完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发生于唐朝天祐二年(905年),是唐末权臣朱温为篡夺唐朝统治大权而诛杀朝官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想吃南方的荔枝,唐玄宗便命人快马加鞭从南方运输过来,期间有好几匹马都死于日夜奔跑。唐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繁荣朝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便发生在唐朝。
令人遗憾的是,唐朝后期,繁荣昌盛的长安街头凋零破败,唐朝的一切也成为历史书上的文字,它最终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唐朝与众多朝代一样,在其末年也发生了农民起义。黄巢带领农民杀入皇宫,可惜黄巢这个人优柔寡断,很难成大事。
唐朝表面上看着完整无缺,但实际上早已苟延残喘,只要轻轻一摇就会倒塌。唐朝犹如一头身患绝症的狮子,任人宰割。“白马驿之祸”中,9位皇子被杀,30多位忠臣被投河,唐朝自此灭亡。
白马驿之祸的结局令人揪心,九位皇子死于这场祸乱之中,三十位朝廷官员永远沉睡于黄河之中,唐朝自此在历史的舞台上落下帷幕。黄巢起义失败,唐末皇帝又搬入皇宫,统治天下。唐朝早已不是唐太宗统治时期那个国富民强的时代,皇帝手中的权力没有了威慑力,朝廷重臣朱温已然了解实情,心中早已有“造反”的想法。
朱温这个人十分奸诈、狡猾,他最开始是黄巢手下的一名大将,实力出众的他也得到了黄巢的重用,让他担任防御史,手下的军队交由他管理。但是朱温并没有全心全意地为黄巢卖命,他一直审时度势,观察着当朝的局势。他见唐朝刚刚占了上风,心中便埋下了归降的种子。
朱温的官职并非像其他人一样通过科举考取得来的,并不光明磊落。公元882年,朱温一再考虑,决定归顺唐朝,便与自己的心腹将黄巢的监军史杀害,以此向大唐皇帝表明归顺的诚意。唐僖宗觉得朱温英勇善战,有大将风范,便接受他的归顺,还让他担任大将军。
朱温从一个起义军队的防御史摇身一变,成为镇压起义军的大唐将军。朱温离开不久后,黄巢的起义队伍也慢慢开始分崩离析,最终被李克用的军队歼灭。大将军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共同为唐朝效力,两人在一次宴会上发生口角。朱温火攻李克用军营,几百名士兵葬身火海。在唐僖宗的调解下,两人表面上恢复平静,但也因此结下梁子。
之后的几年,朱温一直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军功的他开始有了异心。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朱温了解到唐朝大势已去,自己也不甘做一个小小的将军为其卖命,他对高高在上的皇位有了想法。不仅如此,曾与他结下梁子的河东势力也对皇位有所企图。公元900年,唐昭宗被宦官囚禁,他们想立李裕为皇帝。朱温等人又将唐昭宗解救出来,并重新将他扶上皇位。
这一次李克家族没有了皇帝的庇护,朱温的势力是他们无法对抗的。在这场对决中,李茂贞输的一败涂地,李家及其朝中势力被朱温赶尽杀绝。唐昭宗作为皇帝,手上却没有实权,整个朝堂都在朱温的掌控之下。朱温先是设计杀害宰相崔胤,再要求迁都洛阳,还把皇帝身边的侍从换了一遍,他的行为使得李克用和李茂贞决定反抗。
朱温镇压反抗势力的同时,也担心唐昭宗对他不利。他决定杀了傀儡皇帝,想要自己登基。曾经效力于朝廷的文武百官已经对朱温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这些人不免成了朱温称帝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谋士李振因苦读多年,也未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心生不满,便说服朱温将这一些人除掉。
朱温意识到,想要自己成为皇帝,忠于唐朝的大臣以及皇子就不能留下。公元905年,唐昭宗的九个儿子赴宴被杀,唐朝的皇族基本上支离破碎。朱温开始大力改革,一切阻挡他的势力都被除掉,朝廷官员要么被发配至边远地区,要么被罢免。至于那些威望高的大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白马驿被杀后,又被扔进了滚滚黄河中。
唐朝自白马驿之祸开始,就渐渐走向灭亡。朱温也如他所愿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成为了后梁太祖。一个从底层走到统治者位置的皇帝,他了解百姓所需。最开始朱温确实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但没过多久,他开始不理朝政,终日沉迷于美色,后人对他的评价大多恶评如潮,以至于辛苦建立的后梁不过二十余载,就草草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