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深受慈禧欢心,为什么同治帝十分痛恨他?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德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同治皇帝本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但是这母子二人却时相抵牾,最后竟俨然如敌。其中原因众多,安德海作梗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同治对安德海是很痛恨的。这个太监善揣主子之意,深得主子欢心。但同治自幼就看不惯,特别是对他那专意讨好主子的样子实在不愿观赏,对他那狗仗人势的行为更是打心眼里反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治更加深了对安德海的愤恨。他耳闻眼见安德海可以随意出入母亲慈禧的寝宫,“知其所为多暖昧事”。又似乎有人对他耳语“安德海以自宫入内为阉宦,擅吕不韦舍人毒术。时那拉氏年未逾三十,得之颇欢”(《满清稗史·满清外史》卷下)。这些后丢人现眼之事,使这位皇帝感到如此下去后宫必乱。他要惩罚一下安德海。
有一天,同治的师傅给他讲课,当讲到明朝灭亡的惨痛教训时,特别提到了宦官之祸,厉斥魏忠贤之专权。坐在底下听课的同治豁地站了起来,表示出他对安德海的不满。“安德海渐干国柄,先谮奕诉短,以去其议政权,既又笼络朝士,使奔走其门,热焰骎骎,遂与明季之魏忠贤埒。”(《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安德海”)
同治不仅对师傅表示出他对安德海的不满。而且经常跑到慈安那里发泄他的不满,并且多次表示:“朕必杀安德海!”慈安很了解同治的心情,近来她也感到慈禧太宠这位太监了,以至于安德海专横跋扈。况且那些暧昧之事在官中频传也有坏宫规。她也认为应该惩罚一下安德海。但安德海不同于一般的太监,处理不好会引起大事,因此,她多次劝同治忍耐,要等机会。此后不久这一机会终于来到了。
有一天,慈禧特召同治商量一件事情。同治闻召即刻前往。刚刚坐定,慈禧说道:“我要派一个人到南方置办龙衣,你看谁最合适?”
同治略加思索便回了话:“母后圣明,这派人出都之事,孩儿尚未考虑出适当人选,还望母后圣裁。”
“小安子精明能干,必不负重托。”慈禧说出了她的意见。
“母后之言甚当,孩儿也是这么认为的。”同治压住心头气,违心地表示了意见。
“就这么定了吧。”慈禧说完便令同治回去。
同治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又气愤又高兴。气愤的是母后太宠安德海,高兴的是可以借机除掉安德海。他没有回自己的寝宫,而是直接去找慈安商量对策。同治把召见之事告诉了慈安,慈安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按照大清宫规:内监不得出都门,出都门一步即可斩!安德海到南方去那是在当斩之例。如此慈禧也无甚理由袒护他。经过一番考虑后,她对同治说:“除此权监,必须委一忠勇敢为之人,谁能担当此任呢”
同治没有回答,他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慈安考虑之后,突然一拍大腿说道:“山东巡抚丁宝桢忠勇敢为,皇帝可给他下一道密谕。”
两人商定以后,同治便亲笔写了一个朱笔密谕:“俟机诛安德海。”
安德海带着重任出都门,一路上摇摇晃晃,前呼后拥,派头好大啊!但正在他得意之际,竟然在泰安被擒。起初他大吵大闹,被押往济南后又大耍威风,他满以为慈禧会为他撑腰,所以,大闹公堂,口出狂言:“我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送死耳!”
他哪里知道,他的主子慈禧此时想救也无能为力了。从慈安太后到同治皇帝,以至于大多数文臣武将都援引祖制,请处死安德海,她深知众怒难犯,因此只得舍车保帅。就这样安德海终于在济南处斩。为此,有人作诗一首:
铁牌深铸未曾刊,矫召俄闻遣内宦;祖训煌煌齐典宝,圣明中外仰慈安。——《清宫词选处死安德海》
安德海被处死后,慈禧与慈安、同治的矛盾加深,这也为后来的斗争埋下了火种。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慈禧包庇安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