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世界听力报告》发布:1/5的人听力受损,耳机是第一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首份《世界听力报告》:全球约半数年轻人在使用手机等设备听音乐时,音量高于安全水平,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已成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
你的耳朵还好吗。|图虫创意
作者 | 烟台大学 郭菲
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作为这项活动的倡议者和主要推动者,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在各国举办一系列与听力健康相关的主题活动。今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官网举办了爱耳日庆祝活动,并同时发布了首份《世界听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书)。
根据今年的报告书,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人正在遭受听力障碍的困扰,其中4亿3千万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到2050年,全球将有四分之一人口(约25亿)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其中至少有7亿人很难在外界不予干预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听力治疗及康复服务。
全球听障人口统计 |《报告书》
3月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国际爱耳日之前,以3月3日作为爱耳日的国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着很多令人会心一笑的有趣细节。首先,之所以选择3月3日,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阿拉伯数字3的形状与人类耳廓十分相似,3月3日正好寓意一双耳朵。在日本,3月3日还有其它有趣的含义,日文中3的其中一个读音为mi,而耳的读音为mimi,因此3月3日正好从发音上与耳暗合。
此外,还有一层非常美好的巧合,杰出的声学工程师、声学生理学家、听障人士教育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就出生在1847年的3月3日。
他的名字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没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电话发明人——加拿大裔美籍科学家贝尔。贝尔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中,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听障人士,他的父亲、祖父以及兄弟都从事与声学相关的工作。这一切深刻地影响着贝尔的一生,与其说他是伟大的发明家,不如说他是伟大的听障人士教育家,他的诸多发明甚至只是他从事声学研究的副业。
回顾完了国际爱耳日的历史以及伟大的声学家贝尔,我们来看看今年公布的这份报告书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
报告书指出,设立国际爱耳日的意义之一在于让公众正确了解与听力保健有关的知识,这不光对于我们日常保护听力十分关键,对于关爱身边的听障人士同样意义重大。
很多人都对听障人士的交流以及听音方式存在着种种误解:“没有助听器的听障人士们都生活在完全无声的沉默世界里”,“只要使用手语就能和所有的听障人士进行沟通”,“戴着助听器的听障人士应该各种声音都能清晰听到”等等,就是最为常见的几种误解。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听觉障碍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它有很多种成因,每一位听障人士面对的具体情况都可能有所不同。
为什么会有人听不见声音?
报告书用一个整章介绍了与听障有关的基本知识。根据听障发生的具体部位、发生的时期以及听障具体的严重程度,听觉障碍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式。了解这些分类方式是我们全面了解听障现象,从而更好地帮助身边听障人士的基础。
人耳的结构图以及不同类型听障发生的位置 |《报告书》
按照生理异常发生的具体部位,听障可以分为传声型、感声型以及混合型三种。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再传至中耳,到这一阶段为止,声音信息都是以振动(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如果波的传输途径受到阻碍,例如外耳道被分泌物堵塞、鼓膜损伤、中耳炎导致的中耳积水等等,听力就会出现相应的障碍,这种障碍我们统称为传声型听障。
接下来,振动信号再进一步通过耳蜗传入大脑的听觉神经,最后由大脑形成听觉信息。
在这一阶段,传导的就不再是振动信号,而是生物电信号,因此与其说是传声,不如说是感声。
一旦该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神经系统不能正确翻译声音信号,例如内耳中内、外毛细胞的老化等,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统称之为感觉神经性听障或者感声型听障。
传声型听障相对而言治愈的可能性较大,经过医疗干预后听力一般都会复原。但感声型听障对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则显得办法不多,很难通过简单的治疗让听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佩戴助听器一类医疗手段虽然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也绝非万能。对于感声型听障的根本性治疗,只能寄希望于医学特别是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继续发展了。有时传声型和感声型听障也会同时存在,形成混合型听障。
按照听力障碍发生的时间,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先天性听障、幼儿听障(发生在语言习得期未完成前)、后天性听障(发生在语言习得期完成后)以及老年性听障。
后两者出现在母语学习完成后,因此发声本身并不存在障碍。而先天性听障和幼儿听障则需要尽早发现尽早干预,以便尽可能提高患者成年后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
听力与年龄(横轴为时间线) |《报告书》
老年性听障是很多老年人都可能面临的困扰,在全体听力障碍中占据绝大多数。
听力器官和人体其它器官一样,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机能上的逐渐衰弱。例如人体内耳中关键的内、外毛细胞作为不可再生的细胞种类,从30岁左右开始就会渐渐凋亡,因此老年人此类细胞的数量要远远少于年轻人。65岁后,老年性听障人群的人口比例急剧增加,本次报告中也特别指出老年性听障很可能与早期老年痴呆症有着症状上的重合,从而导致延误对老年痴呆症的医疗干预。
爱耳护耳,仅靠摘下耳机可不够
报告书指出,多达60%的听力障碍可以预防,甚至很多情形下的先天性听障也完全可以避免。报告书中归纳了四类可能引发听力障碍的因素,遗传、生理因素(例如疾病和药物中毒等)、行为因素(例如长期不正确佩戴耳机等)以及环境因素(例如嘈杂工作环境等)。
具体的预防措施与上述四类致病因素息息相关,例如孕期母亲注意营养、出生后注意新生儿护理卫生以及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幼年期注意耳道卫生以及预防耳道外伤、成年后保持良好用耳习惯、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等等。
人工耳蜗示意图 |《报告书》
报告中还列举了几种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健康人的听力发生减退的场景:
第一,大音量的演唱会(例如摇滚现场);
第二,长期在大音量下使用耳机;
第三,发生在耳边的尖叫(相信这是有小朋友的家庭经常出现的情况);
第四,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居住或者工作(例如在交通量很大的道路旁经营摊位、店铺等)。
针对这些场景,世卫组织指出,有意识地与大音量音源保持距离是避免短期听力急性受损的重要手段,例如避免参加过分激烈的演唱会、适时阻止幼儿在家中特别是他人耳边尖叫等。
身处嘈杂环境中时可以利用手机应用测试噪音强度,必要时可以佩戴防噪音耳塞,但要注意耳塞必须完全贴合耳道。
除了个人,报告书特别强调了各国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应当通过普及和扩大对听力健康相关事业的投资,尽早在民众中落实听力障碍的预防和干预对策。
根据世卫组织估算,投资于耳科以及听力保健服务等爱耳事业的资金具有非常高的效费比——政府每投资1美元,就能获得预期16美元的回报。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参加今年国际爱耳日活动时表示:“听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珍贵,不加治疗的听力障碍会给我们的交流、学习甚至是谋生能力带来严重的损害。听力障碍同样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
现代科学虽然不足以解决所有的听障难题,但我们仍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听障风险可以被预防和避免,科技的发展也为人类带来了种种摆脱听觉障碍的手段,总有一天听觉障碍将不再是困扰人类的噩梦。
眼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格外珍惜自己的听力,同时为身边的听障人士带去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