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领跑 | 陈孝平院士:院士专家除了科研难题,还要做健康科普防患于未然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迈克尔·莱维特受聘担任科普工作室“健康科普大使”(左一)。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
2021年2月25日,汉口胜利街155号的武汉医学会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创伤外科白祥军教授正在直播开讲——这是工作室之“健康科普云课堂”的第八场。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人民英雄”张定宇,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院长王伟,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部部长唐其柱……接力变身“网红主播”,向大众传播权威、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八场直播,六大直播平台同时上线,截至目前受众已超过600万人次。
诞生于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全国首家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党建领航,汇智健康科普,以多媒体全方位上下联动方式,以“院士精神”带动学科专业勇担使命,领跑全国。
■ 党建领航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武汉医学会(原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成立于1925年,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是医学会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
近年来,武汉医学会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志愿队,持续深化“党建惠民生健康联万家”“医带医路科技帮扶”“健康风向标”三大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深入社区、机关、乡村、学校、企业、军营等开展科普、义诊、技术指导等,成为服务百姓、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的重要载体。
疫情的阵痛,让更多人意识到一分预防大于十分治疗,不治已病治未病。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武汉医学会以创建“党建领航汇智健康科普”党建品牌为抓手,在全国率先创立以院士领衔命名的科普工作室——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通过线上融媒体传播、线下“三大主题”推进,短短半年时间,一呼百应,影响深远。
■ 院士领衔 汇智健康固本强基
公共卫生是一门通过社会有组织的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艺术和科学。
作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武汉医学会会长,陈孝平从未停止过对健康科普事业的实践。不仅倾注心力不断在专业领域实现创新突破,还始终躬身于科技志愿服务工作。 “院士专家除了科研难题,还应把所学知识用到社会上,很多病可以预防,做到健康科普防患于未然。”陈孝平院士说。
在陈孝平院士的引领汇智下,“人民英雄”张定宇等首批91人的“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专家团队”已经集结。为积极挖掘更多国内外健康科普专家资源,武汉医学会与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在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的第二届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上,陈孝平院士正式聘请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医学院癌症研究所迈克尔·莱维特教授出任工作室“健康科普大使”,高层次、多形式的健康科普未来可期。
■ 武汉领先 健康科普全国样板
疫情防控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湖北省快速行动,提出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
按照“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要求,湖北省统筹推进疫后重振和公卫体系建设,截至去年底,已开工建设项目1037个,规划总投资1125亿元,着眼长远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着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成功打造健康科普的全国样板。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武汉医学会对健康科普工作的创新和工作成效,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
2020年11月17日,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专程率队来汉调研工作室,他肯定道:“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的建立在国内是一个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率先打开了院士科普工作室的工作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速读]
1
2020年8月27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在武汉医学会正式揭牌成立。
2
工作室影响力凸显,先后接待16批次各级领导、行业组织、社团组织参访与交流。
3
获评“武汉市健康科普突出贡献奖”。
相关链接
[对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医学会会长陈孝平:
开头不难,难的是行稳致远
健康传播院:
由院士领衔命名建立健康科普工作室,在国内尚属首例。这个创举从想法诞生到最终落地,历时多久?又是如何逐步推进?
陈孝平:
我的恩师裘法祖对健康科普特别重视,早在1948就创立了大众科普杂志《大众医学》,潜移默化之下,我也很早开始重视医学科普工作。2019年我在北京受颁“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跟我聊起成立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因为抗击疫情稍稍降速,2020年5月在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和武汉市科协指导和支持下,正式启动筹建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8月正式挂牌成立。
健康传播院:
上至国家卫健委,下至地方基层医疗机构,都在做健康科普,您觉得院士做健康科普工作室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陈孝平:
首先是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院士也在重视医学科普。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但一些老百姓不知道疾病要早防治、早发现;不知道很多病是吃出来的;不知道很多流行病是有季节性的……健康科普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院士带头做科普,传授的医学知识有权威性,做出的科普行为有引领性,能更广泛、更全面地吸引更多不同专业的专家来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健康传播院:
作为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举旗帜者,您将如何在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上发挥作用?
陈孝平:
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从国家战略层面,包括我在内的40多位院士正在参与两项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调研报告,其中我重点谈到了医学教育问题。
院士工作室第一场直播,邀请的是“人民英雄”张定宇,涉及的也是疫情救治防控话题。从个人层面,我撰写发表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几点体会》,在全国许多场合应邀授课。
健康传播院:
经过近一年努力成效显著,您对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有哪些期许和冀望?
陈孝平: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全国第一个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开头并不难,难的是要长期办下去,不能虎头蛇尾。我希望它能真正成为全国样板、效仿对象。
[院士工作室专家谈]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院长王伟: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正当其时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参与。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武汉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健康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以此为契机,武汉医学会组建“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正当其时。与新媒体传播深度融合,拓展科普媒介渠道,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性、社会性健康科普宣教活动。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医学基本素养,打造广大公众认可、喜爱的科普教育品牌,加快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为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发挥重要作用。
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部部长唐其柱:
“恒流式”健康科普有利于常态化防控
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一改在科普宣传日大张旗鼓“脉冲式”健康科普,形成“恒流式”普及机制,对于提高民众健康素养、随时获取健康知识,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一是有规划、有预告地定期开展健康科普直播,由重点领域的高水平医学专家承担。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开发一系列有关疫情防控、慢病防控、健康生活的科普素材,包括影像、文字、动画、模型、实物等;三是开辟现场直播、网络视频、微信等健康科普多途径;四是不断开拓健康科普内涵,不仅关注重点疾病,更关注疫情防控的重要问题;五是到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开展各种健康科普活动;六是开始健康科普服务,利用医学会的专家资源、优质医疗资源以及互联网医院,解决民众的具体健康问题,提高民众健康素养。
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汪宏波:
打造健康教育创新形式的“湖北样板”
大疫后有大变,湖北、武汉的群众一方面坚守常态化防疫,一方面对健康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的需求呈强烈态势。
武汉成立全国首个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着眼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现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打造武汉健康科普品牌,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是一种健康教育的创新形式,也是健康教育的“湖北样板”,必将引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武汉医学会理事、湖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刘玉林:
扎扎实实做科普 实实在在保健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新的健康工作方针中,就不只是传统上的有病治病,应该有涵盖预防、医疗、慢性管理、康复等全系统的健康服务和公共卫生观念。
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把“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的新健康理念传播出去,这与医疗救治服务一样重要。
利用院士和医学会的影响力,邀请不同学科专家,在多种平台上更广泛、更准确地传播权威健康知识,扎扎实实做科普,实实在在保健康,意义非常深远!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更加证实加强健康科普教育、全民参与在公共卫生中的重要意义。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