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药物”他汀致癌?别轻信!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何柱威 (健康学人)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他汀容易致癌……你就不用吃这个……”
这是某平台一个短视频中,医生给患者做诊断时提的建议。视频作者在网络平台具有一定影响力,该视频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不少网友对该药物安全性的质疑。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他汀类药物并不陌生。作为降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已经在临床应用中有超过20年的历史。许多正在使用他汀药物的患者,听到致癌这种说法后都感到恐慌,担心“他汀致癌”的副作用将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图片来源:pixabay
他汀类药物究竟安不安全?会不会致癌?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能够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究竟是何种“明星药物”?
胆固醇过高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在20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就对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机制十分好奇。研究人员发现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找到抑制这种还原酶的物质,就能够控制胆固醇,进而治疗心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veer图库
1976年,日本医学界的远藤章从桔青霉里成功分离提取出抑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成分的物质——美伐他汀。这种药物在临床实验中结果并不好,对实验犬也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它的发现仍然鼓励了研究者对其他他汀类药物的发掘。
此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相继问世。2008年,他汀类药物的销售额就占据了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5.5%,他汀成为了医药界的“流量明星”。
他汀类药物真的会致癌吗?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线药物,经济有效,耐受性好,且副作用少。2020年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如肌肉酸痛)不常见,且与服用安慰剂相比并无差异。虽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能会稍微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几率,但其总体健康保护效果依然很高,各国临床用药指南均将其列为首选药物。同时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可能致癌”的相关内容。那么,该种说法是否空穴来风呢?
在长期的研究中,专家们一直十分关注他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对其致癌性进行了各类专项研究。至少,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他汀致癌”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这种说法很可能源于对研究结果的误读。
在2011年,中华心血管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尚无确切证据提示他汀药物增加癌症风险》。文章指出,对他汀类药物致癌的担忧最早来自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他汀药物在临床实验中对实验犬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对于增加患者患癌风险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的数据支撑。非但如此,由于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异戊二烯类产物(可促进细胞增殖)的生成,因此理论上他汀类药物有抗癌作用。
同年7月,《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恶性肿瘤危险。在这项研究中,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验,发现服用他汀药物的参试者和不服用他汀药物的参试者,癌症发病率分别为11.37%和11.11%,两者并无显著差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脏病学家斯坦利·洛克森博士表示,这项研究规模之大史无前例,研究结论令人信服,具有定论性。
不过,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安全用药十分必要。
心血管患者是否能够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
我们不妨谈一谈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2016年美国预防工作组发表了一篇对他汀类药物的系统审查报告,这项报告对71344名年龄在51岁至66岁之间的心脑血管患者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这项研究结果对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由于老年人治疗风险较高,因此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老年人中特别受关注。2019年2月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对14483名年龄在75岁以上参与者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使LDL胆固醇每降低1.0mmol/L,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就降低24%。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略有减少,但研究数据仍然能为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撑腰”。专家们还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癌症死亡率以及癌症发生率均无影响。
他汀类降脂药还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在长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得到了科学认证。
这并不是他汀类药物第一次被质疑。2013年,BMJ发表了两篇低风险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不良作用的文章。文章发表后的6个月内,超过20万患者对这些言论感到恐慌,并选择停用他汀类药物。这些患者需要按医生指导服用他汀药物,用于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血脂)。有学者预测,如果这些患者停用他汀药物,接下来的10年时间内,可能将有2000例患者因为没有有效控制血脂而发生心血管事件。
之后,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科学综述,认为BMJ发表的两篇论文夸大了他汀的副作用,并为其“正名”。英国独立调查小组最终要求BMJ撤回文章,文章在修改后才得以再次发表。
近年来,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增加,死亡率居高不下。有研究报告推算,2019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经高达3.30亿。患者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药物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
1990~2017 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虽然多样化,但信息源的可靠性却大打折扣。对于网络上那些片面、武断的信息解读,大众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相信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安全用药。
对于专业人士,谨慎做传播,不要让大众产生误解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10):1157-1162.
[2]Golder Su,O'Connor Karen,Hennessy Sean,Gross Robert,Gonzalez-Hernandez Graciela. Assessment of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tatins Posted on Twitter: A Qualitative Study.[J]. JAMA network open,2020,3(6).
[3]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atin therapy in older people: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from 28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Lancet, 2019,393( 10170) : 407-415.
[4]Fiona Godlee. Lessons from the controversy over statins[J]. The Lancet,2017,389(10074).
[5]R. Chou,T. Dana,I. Blazina,M. Daeges,T.L. Jeanne. Statins fo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17,65(3).
[6]Iwere RB, Hewitt J. Myopathy in older people receiving statin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 J Clin Pharmacol 2015; 80: 363–71
[7]陈红,任景怡.尚无确切证据提示他汀类药物增加癌症风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03):196-198.